1793年,乾隆58年夏天,英国派出的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当英国人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就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
他们发现现实中的中国,和印象中《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的景象完全不同。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完美的印象彻底破了产。
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
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这些普通的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到底是什么样的“饥饿”造就了这样的惨状?
康雍乾三朝,年年都有关于各地“饥”、“大饥”以至于“人相食”的记载,民众吃糠咽菜屡见不鲜。
据记载,乾隆年间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收入不过32两,年支出为35两,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
一遇到饥荒,普通的人家就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的情况十分普遍,惨不忍睹。
中国农民的主要食物一直都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怜,而春荒之际,还要采摘野菜才能度日。
而同时代的英国人,几乎是天天可以吃肉的。尤其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人的生活水平更是蒸蒸日上。
盛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生逢盛世,是每一个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
什么是盛世?
所谓盛世,就是内无严重的政治腐败,外无迫在眉睫的敌国外患,社会治安良好,老百姓普遍能吃饱饭的时代。
历史上,除了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开元盛世,就是清朝康雍乾盛世。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疆域是今天的1.5倍,养活了当时世界上30%的人口。
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全球三分之一的GDP出自大清,国库充盈,四海臣服,周围小国都纷纷进贡来朝。
而盛世的表面下,是百姓的穷困潦倒,和满目疮痍。
乾隆身后是盛世的崩塌和一个逐渐衰败的大清王朝。乾隆晚年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爆发;他死后不到半个世纪,鸦片战争爆发。
张宏杰在《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里写道:
横向对比18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乾隆时代是一个只有生存权却没有发展权的盛世。
而纵向对比中国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民众权利被剥夺得最干净、意志被压制得最靡弱的时代。。
说到底,那不过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是基于少数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盛世。
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盛世,完全颠覆了在清宫剧中对清朝的繁华,对乾隆盛世的描写。
乾隆盛世的贫困,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精神上。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
18世纪,世界文明大潮的主流是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化,把他们关到发了的笼子里”。
而这个时候的乾隆皇帝却做着相反的事。
他视民间社会的活力和自发精神为大清江山永固的最大敌人,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专治统治,把民众关进了更严密的专制统治的笼子里。
他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杜绝了皇族、外戚干政的可能,使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安享俸禄,不敢乱说乱动一下。
他以高明的权术和超常的政治恐怖把大臣们牢牢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间,以确保君主的意志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都畅通无阻。
对敢于反抗的“刁民”,他的态度是一味镇压。老百姓无论被贪官污吏如何压榨剥削,走投无路,也只能听天由命,不得“越级上访”。
对于知识分子,他更是如临大敌。乾隆年间仅大的文字狱就出现了一百三十件。
三十余年的文字狱运动,如同把整个社会放入一个高压锅进行灭菌处理,完成了从外到里的全面清洁,消灭了一切异端思想萌芽,打造了一个他自认为万代无虞的铁打江山。
当西方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大清朝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朝廷以高压手段驯服了这个民族,孱弱、保守、僵化的思想控制了当时的中国人,这种思想不但使当时的人民毫无意志,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但是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走的如此跌跌撞撞、艰难曲折的原因之一。
乾隆是成功的,其成就足以让他跻身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列;乾隆也是失败的,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让他的统治显得没有任何新意。
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可以看到,乾隆时期中西历史发展正经历另一种“大分流”。
当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时,乾隆皇帝对世界的无知与傲慢,让中国错失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宝贵机会。
换句话来说,如果当时的世界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世界经济、科技、思想没有飞跃式发展,乾隆无疑是非常伟大的君主。
可惜的是,他所统治的时代刚好是一个全球化风起、大革命云涌的时代,历史要求他不仅能调动传统资源以资盛世,更应具备开阔的眼界,积极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他只在乎虚假的盛世,看不到底层百姓的苦难;他只关心皇权的巩固,看不到世界的风起云涌。
这一切导致了乾隆盛世不过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重复而已,毫无新意。
乾隆皇帝的英明与专制并存,国家的强盛与民众的苦难交织。
乾隆盛世的功绩是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
然而乾隆时代给中华民族精神上造成的永久性创伤,远大于这一时的成就。
当整个国家都在歌颂“盛世”之时,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依然在为温饱挣扎,他们的声音被繁华掩盖,他们的故事被历史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