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红冠白羽,昂首挺立,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雄壮优雅威武高洁的公鸡形象,很难想象怎么能用口语化的儿歌形式表现出来。不是潇洒倜傥风流绝代的人是写不出这种佳句的。
这个洒脱的诗人正是唐寅,也就是放浪形骸的唐伯虎。我们印象中的唐伯虎似乎就是这样的。
可是,明弘治12年之前的唐伯虎,应该叫做“学霸”。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叫“江南四大才子”。苏州府试第一名,应天府乡试第一名,俗称解元。如此骄人的成绩,又热衷于求取功名,如果不出意外,必是新科进士。可惜由于作弊案的牵连,风流第一才情第一的唐伯虎从此一蹶不振。命运开了唐伯虎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场科举舞弊案让唐伯虎和徐霞客的爷爷的爷爷徐经同时下狱。并被判罚不得参加科考,贬为浙藩小吏。
这件事跟唐伯虎徐经放荡不羁的性格不无关系。弘治十二年的会试一结束,唐、徐二人便在京城大搞排场,仿佛今科鼎甲已是囊中之物。并且放出狠话,我们就是来拿“会元”取“状元”的。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说:见过嚣张的,可没见过这么嚣张的。一时引起很多士子不满,纷纷谣传他们重金贿买考题。再加上徐经、唐伯虎重礼拜访了当时的主考官程敏政,一下子让当时的户科给事华昶抓住了机会,弹劾主考程敏政倒卖试题。这里的华昶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两个傻儿子的华太师,也就是秋香小姐姐的主人。因此程敏政、徐经、唐伯虎三人受到了处分。虽然后来查无实据,但是因为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弘治皇帝朱祐樘也只好拿他们三个“倒霉蛋”的前途来平息事态了。三个人的结局都不怎么好,程敏政从当朝一品贬为平民,归家后愤郁而亡。徐经的梧塍徐氏也由盛而衰,三十五岁客死他乡。唐伯虎不耻做个小吏,回家后还和老婆反目成仇,自己消极颓废,筑室“桃花坞”以自娱。晚年生活穷困潦倒,常常依靠朋友接济。五十四岁,在贫病交加中溘然长逝。当然那位“华太师”也因为奏事不实,而遭降职处分。
经此变故,唐伯虎开始浪迹江湖,醉心诗画,最终虽成就了一代名家,但他的生活却始终困顿。
知道了唐寅的不幸遭遇,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首托物言志的诗了。这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用通俗流畅的语言描绘画作中那只通身白羽头顶红冠的公鸡。而这只美德与权威并重的公鸡,正是唐伯虎本人的写照。两袖清风,一身高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振臂高呼,响者云集,这不正是那个“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桃花庵主唐伯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