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过去的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应该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句话。现在想来,说的很对。读书让我们更加的通透,智慧,富有灵动。我们也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阅读描述,更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惊叹之语,甚好。
我的读书,大概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小时候,没有上学前,不识字。喜欢看话本,那时大多是黑白色的,彩色画本少之又少,被作者勾勒出的人物线条所深深吸引。当二三年级,稍许认识了一些字,又重新翻阅了儿时画册,了解其大致内容,沉迷于情节的波澜壮阔,被主人翁的各种遭遇所吸引。这个阶段持续到小学毕业,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到了初中,课外阅读是极其匮乏年代。一是作品少,二是没钱买,三是要求严。那时的阅读,是限于课本内容,既是阅读,也是学习。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语文等等,反复用来读,一遍又一遍的了解,从中学习了知识,了解了社会和不同时期的人类认知。这段时间是单纯的,最大限度的学习课本内容,涉猎课外阅读是少的可怜。记得一次,偷偷从村里哥那边借来一本《杨家将》的小说,由于多次传阅,小说也早不完整,破损的前后面,有了传阅后的沧桑感。读过后,我被里面的描述所吸引。当夜深后,等父母都睡下了,自己一个人在被窝里,才稍稍打着手电筒看,结果被父亲逮个正着,没收了手电筒和小说。自此,我就再也没有读过小说。由于父亲的没收,让我敏感的认识到:作为学生,不学习,看小说,这是不务正业,不应该。初中时期,除了书本内容,课外的阅读少的可怜,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阅读。
高中阶段,延续了初中的模式。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同学间开始有人买各类的杂志报刊。除了日常的课本内容学习,最让我们趋之若鹜的,就是争相传阅各类杂志了,那时觉得新鲜、刺激,非常的过瘾。一般都是在班里传着看,还得不要让老师没收掉,这是一件极其惊险刺激的传阅过程。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预约,等待,阅读,下一位,所有的档期是满满的,翘首以盼,望穿秋水。如果拿到杂刊,也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一概的如饥似渴阅读,吮吸着里面的内容,眼里冒着绿光,煞是贪婪。第一步看目录,挑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第二步便回归正常的阅读,往往是一本杂刊,不落一字的读完。大呼过瘾,尚有余有未尽之感。
待到大学时期,济南的氛围还是蛮有文化氛围的。读的最多的也便是报纸,《齐鲁晚报》由最初的三毛钱一份到五毛钱,现在已经是一元一份了。价格上来了,那份情怀还是不变,我每次去济南,都要买上一份晚报。其实,大家也多是在公交站台附近,用来乘车找零时,才顾得上买一份报纸。总体来说,大学时期的阅读是浮躁的,没有完整意义上读过一本书或典籍,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后来的阅读,也便陷入了用时即学,即读的模式,变得功利起来。好在自己有抄写的习惯,对于好的句子或是思路,便抄写下来。一是欣赏,二是用来加深印象,三是也练习了书法,一举多得,何乐不为?读书不系统,很宽泛,常常处于一种饥饿式阅读,漫天的撒网,不求能捕多少鱼。现在的读书,便成了一种随性而为。这种随性是不利于学习的,倒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正如,这不是读书做学问,而是一种人生的漫苑散步,是偶得之后的喜悦,悸动之情。
时至今日,依然有些这样的阅读情怀。读书上来说,什么都敢读,什么都敢看,不管你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读了就是读了,没有指标要求也没有效益考核,就这样任性着,肆意的阅读着,岂不快意人生?阅读是一种情怀,还有自我成长的一份格调,虽没有到“三天不读书便觉口臭”的地步,可不读书也是自己万万不能接受的一件事。其实,这里不单单是一种阅读,更是一种欣赏和借鉴。其中也有一份自我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到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在阅读中我是常常会思考的。因为不懂,所以常常会问一下,为什么?这样平添了阅读的可意,也不觉得是一种负累。
还请大家常常阅读,以朗朗之气韵,做最好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