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生而平凡,抛开物质的财富看向灵魂,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只不过物质的世界在我们降临人世的那一刻开始左右我们的意识,让我们每个人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然而关于灵魂的话题,我始终认为它的基调就是平等:上帝给了我们每天都平等的24小时,以及在死亡面前的一视同仁。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起码可以让我们明白无论贫穷富贵我们都应该如何去对待别人,尊重别人,所有的人其实都是生而平等的,从国王到乞丐,真正让大家不平等的是物质作用下的意识发生变化,这是对人性的弱点的一种挑战。说起来似乎觉得简单,对抗人性的弱点偶尔赢一次很容易,但是真正的高手不是一时的挑战成功,而是时时刻刻,这个时间是:一辈子。
所以真正难的是形成自己的习惯,让自律来对抗人性的弱点,而并非毅力,毅力只不过是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战胜人的最初那个惰性所需要的敲门砖而已,而真正让我们坚持下去唯有自律所带来的全身心的愉悦。所以心学当中说到的“心上学,事上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理人人都知道,然而你知“道”并没什么用,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去做到的问题。
有些事情好像看起来是愉悦快乐的,但是做多了却会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就好像喝酒、抽烟、玩乐、享受,如果人一直都深陷其中那么更多的感受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空虚和寂寞,而此时人的惯性形成之后难以摆脱,用佛教里面说到的人生之苦的其中一种叫做 “变苦”,简单的说就是感官享受的事情做多了就出现了痛苦的状态。
人生最大的解脱之法就是自律,这个是所有宗教哲学所共同的指向,只不过是所用方法不同罢了,一个自律的人一定都是符合任何宗教,哲学流派,以及儒释道所阐述的基本框架的人,一个超越了自身原有的习性、欲望、情绪的人,人只有在这三个方面不断的超越,才会越来越接近神。而其实所谓的神也只不过是人心目中那个至善境界的表征罢了。
大部分人都受不了自律之苦,所以就退却了,或者应该是说在自律的过程中看不到自己的希望退却了。我觉得这都不是真实的自律,真实的自律是应该发现了生命的美好之后,找到了生命底层的驱动力,也叫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会保证自己持久的向前,也需要靠自律来获得,不过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拥有内驱力就会自律,要自律才会产生内驱力,到底哪个先哪个后 ?
我觉得应该是保持思想的澄澈状态,这个才是根源所在,这也是老子一直所强调的“复归于婴儿”的意思,我读《道德经》这些年有许多疑惑未解,但真正还原到生活当中去体会到时候,才发现老子是深刻理解生命之人,他所认为的人最接近“道”的状态恰恰是这种“婴儿”之态,说的不仅仅是生命的初生,更重要的是说的思想的澄澈之态!
婴儿是最单纯没有心机的,而这种人最美好的状态也是还没有受到物质干扰的,但是每个人不能保持很久,原因就在于生而为人的使命所致,我们必须要经历物质的考验在人间走一回,而走的这一回过程却是相当重要的。
我记得曾经说过的一个渔夫和富翁的故事,渔夫和富翁最终呈现的形态都是在住在海边晒太阳,所不同的是渔夫没有经历过富人的商场厮杀博弈,一直都是简单而单纯的生活在海边,过着渔民的生活,富人似乎想用劝谏的方式要渔民拥有他一般的梦想,然而渔民不是他,还是依然选择在海边过下去。
这个故事其实蕴含了哲理,到底哪一种人生好呢?其实大家都可能会觉得富人的是心之所向,实际上从道家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那么就是两种人不过都是在现有的物质条件当中极力的向生命最初的那个澄澈的方向努力发展着,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的心安住下来。无论是渔夫还是富人,只要能让心安住下来,其实事情本身并无对错,因为这个时候灵魂又开始进入到了一种澄澈状态,灵魂层面的平等性得以体现。
我一直都认为自律来自于对生命的主动关照,而并非被迫无奈。主动关照才是真的激发内心深处热爱的关键,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坚持,而如果是因为惧怕而产生的自律行为,我担心又会产生另外一些执念而导致内心感受不到真正的喜悦。
生命的力量是向往美好的,人的天性里面就保持了这样一种力量,我觉得自律就是这种力量绽放出来的具体表现形式,坚持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都做一件事并非易事,这必须要保持高度的认同和笃定,并且持续感受到这样做给内心带来的愉悦。所以保持内心的澄澈状态,就像婴儿那般单纯的境界其实就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最为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心机和欲望退去的时候是自己生命将死之时,这个时候才是最为悲哀,因为觉察到生命的美好没有来自主动的发现,而是来自于弥留之际的悔恨。
我们的身体和物质世界始终会不断衰老和消亡,而其实我们这一生所奋斗的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安静的、单纯的犹如婴儿内心一般的美好,这就好像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死前对弟子所问遗言之回复一般:“我心光明,亦复何言”,最后含笑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