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20早课的音频中,我看到,为什么自己没有做到成。从孩子们排队的故事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故事,就是和我们读本里孩子们把环境搞得一团糟的故事是一样的,只不过呈现的方式不同,一个是做工作,一个是排队,形式不同,核心的问题就是一样的,我看到的是,即便读本里有,我们天天读,即便解决时我也在现场,而我们作为助教来说,依然解决不了孩子的这个问题。
原因一般都是两种,一种是我不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大问题,或者说我不觉得很乱,再或者说,赶紧进行下一项工作。而另一种原因就是,被各种的情绪负荷牵绊,说了也不听算了不说了,没办法就是这样了,我还有事,找各种理由来不担责。过去是没学过,不会,现在是学了做不出来,就等于不会做。
所以,是因为我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的各种复杂心理,成了最后的不作为,而不作为最后的结果就是各种事故的现场,自己的思绪的混乱,不能够带领孩子们,把握孩子们的注意力和精力,所以孩子们就会在另外一个方面,开始释放自己的精力。我通过早课上的几个故事,都看到了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陪伴者的内心如果不是纯净和干净的,如果也是一肚子的委屈,这样自己也像孩子一样,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对抗上面,放在了生气和不开心的事情上,别说陪伴孩子了,这样的话是不可能带出来一个向好方向发展的孩子的,自己和孩子一道向着负面的和黑暗的地方去了。
通过早课的故事,我还看到了,孩子们学习错误的能力超级强大,看一遍,甚至看一眼,自己就会跟着做。特别是在看乐乐做那个骂人的手势的时候,我记得之前林儿也做过这样的手势,并且我记得拍视频的时候,我还拍到了。其实这个动作远比姬老师说的还要恶劣,而孩子们学到的这些手势,语言,动作,都在像是一个符号一个咒语一样,本来你不是那样的人,可是做的多,说的多了,想的多了,也就成了那样的人了。
我看到了,如果我的识别能力低下,我识别不了孩子的问题和原因的时候,其实心里边是非常不舒服的。就是自己也感觉不对,但是也不知道哪里不对,然后就特别想发火,这个就和安迪问好的故事是一样的,因为识别不太清楚,总觉得在安迪说完,你能不能不要用我的笔的时候,我就特憋想把笔给扔了,你别坐我桌子,你别玩儿我买的棋,你出去吧,以后都不想看见你了,所以这就是自己看不清的时候,自己就总想着发火,或者总想着你不让我用笔,你也别用我的东西。这个就像是,我爸说,这是他买的东西有钱了你自己买。我就会说,以后我不吃你的东西,谁稀罕。所以当我在遇见类似问题的时候,我就会瞬间连接到,他不让我用就是看不起我,我就得比他嘴还要硬,还要叼毒,不然我这心里就像是猫爪了一样,非常不痛快的。
而我看到姬老师在陪伴每个孩子的时候,每一步都是非常的清楚和清晰的,姬老师清晰,我感觉这个清晰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清晰,而是我感受到那种心底的敞亮和痛快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够让我心里一直发出,就是就是就是的声音,所以,我的心里也有一种非常明亮的感觉。
通过看我们梳理的总结,我看见了,十年的储备和积累,有的人已经开始出成果,而一出就是一串成果,而自己的成果迟迟未能实现,这就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事件,同样的方法,有的人的成果就会很多,而有的人却仍在原地。心就说明,每个人人的配置不一样,自己的配置本就是很低的,但是总感觉自己哪儿都好,哪儿都很厉害,所以我是盲目的自信,以前我觉得,有底气,有力量,有信心就一定能成事儿。可是当一次次的成果做不到的时候。慢慢的底气也没了,自信也没有了。这就是从小到大,每一次自己的结局都是这样的。
而随着十年的积累和看见,我看见,不是你先有了信心就一定可以成功的。这个信心是分阶段的,在学习期,我有信心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那学什么?怎么学?跟谁学?我要怎么做好一个学习者。而这个身份角色的清晰,就决定了你的信心能否被放大再放大。而到了学会的阶段,就是边实践边学习,一方面是学习者,一方面实践者,边学边改边拿成果,这个成果的多少就又决定了自己的自信心的力量大小,会随着成果越来越多,自信心就越来越强。而到了直接做到成果的阶段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需要表现的很有信心了,而是自然而然,出手即是巅峰。
我看到,我就是在学习者的身份中,挣扎了好久,在学习者的层面里,自信基本上就是两天就倒下。核心原因就是,不想低头学习,只想干大事,和成一番大事业,盲目的眼高手低,盲目的自大,才使得自己永远都是,三天热度。热度一过,一切都成了炮灰。在此刻当下的自己,必须保持学习者的姿态,站稳自己的位置,因为时刻保持好学习的心,是基础,是日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也是根基,不是说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而是先有一颗学习的,和学习的姿态,让自己低下来虚心求教,这是才是自己今年最应该成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