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华杉讲透】:“苦瓜的苦,你知道是什么样的吗?如果没吃过,你也说‘知道’,那只是听说过,不是真知道。你只有吃了苦瓜,才知道苦瓜的苦是一种怎样的苦,和黄连的苦有什么不一样。当然,那也要吃过黄连才晓得。学问,光是学和问没有用,一定要马上行动,知行合一。要养成学了马上就做的习惯。”
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自己就在“听说过”的知道但没做过、真正晓得的状态里。
我身上有一种急切和不安,这种状态一方面是主观能动性太强,变强的意愿很强烈;另一方面是,我需要通过知道-理解,从认知层面平复自己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不安和焦虑。因此,我需要知道>行动时,内心才会有笃定感,做事的时候会很稳,不然就是内心没底,硬装稳定。
不确定性具象地表现是:一个没去过的地方、没做过的事情、没有解决过的问题……总之是那些没做过的事情,模糊的、不确定的、未知的。这其实是人性的弱点,需要具体和确定,厌恶未知跟不确定性。
上次跟智哥聊天,我的理解是:变强也好、成长也好,能力增长也罢,这些东西都不是凭空出来的,像武侠小说一样,传递内功;而是在具体的事情上,通过做事、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附带的。
解决问题、做事、干活,不仅仅是完成工作,用劳动换取报酬。最重要的是,因为工作,有了各种各样经历未知和不确定性的事情的机会。面对、处理跟解决的过程就是能力增强、成长的过程。只是,可能这件事并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自己对它有其他的理解和定义。这些理解和定义影响了自己做事时的状态。比如,这是万恶的工作,我只是换口饭吃,没必要那么认真。
我现在的体会是:不用太关注未来会在哪,会做什么,需要提前筹备跟准备什么。而是认真做眼前和近期的事情,即使这件事看起来很低级,但它也有高级的处理方式、艺术性的表达。比如,打扫卫生是一个谁都会做的事情,但是这件事中细节、完成的完美程度因人而异。归根结底是意愿度、用心程度、耐心程度,愿意付出多少相关。(近期的周一早上八点半的大扫除我都没有参考,因为起不来,我是惭愧的。)
这个过程其实是打游戏过程中解锁地图的过程,虽然瞄准了目标,但过程中有一块又一块灰色地图等待被解锁。这些是通向终点的路,不能因为它们跟心目中的终点不像,就不认真对待。
我依然被乔布斯“生命里的每一个点最终都会连成线”的这个观念触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个电影也在呈现这个道理,电影开场的提问是:杰玛·马利克还差一个问题就能赢得2千万,他是怎么做到的?有四个选项? A、他作弊 B、他运气好C、他是天才D、命中注定,整场电影没有点破但都在诠释「命中注定」的道理。
我下周要扮演导游的角色,带客户在新加坡城市漫游一天。老实说,我之前的对这件事的理解会觉得这件事很麻烦,其次是跟工作上的专业方面不相关,而且做这件事会很操心、很费时间。所以,如果延续之前的状态,我可能会粗糙地去做。但今天我转念了,我还是认真、尽自己所能去规划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