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华杉讲透】:“恐惧让人心不正,行不正。恐惧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使命感;或者嘴上讲使命,心里求的还是平安富贵。孔子说:‘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也。’一个人没有使命感,就没有志向和原则,就做不了君子。他一举一动的原则,就是趋利避害。见利必趋,见害必避,为利欲所牵引,因害怕而躲避。这就是心不正,行不正。”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不要恐惧忧患,要诚意正心,致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做。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昨天和今天这两句话,让我看到了「情绪—心—行动」之间的关联。
今天这句话,透过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了,当下这个年纪因为外界的不确定性和变化,经常会感到不安、恐惧,以及对未来的担心,这些表现的背后是因为:①志向不明确;②行动标准不清晰。所以才会很容易被外界诱惑和吸引,做出「趋利避害」的事情,不能够完全坚定自己的选择,因为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还没有达到笃定的状态,很容易被外界他人的一些行为和言语摇动,从而产生情绪,也会对自己不够坚定的志向产生自我怀疑。
华杉老师的解读也让我对「趋利避害」这个词的理解更深了,它一共有两种表现,①见利必趋;②见害必避。之所以会有这样行动表现的原因是:①志向不明确、不坚定;②做人做事的标准不清晰。
比如,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工作的标准是:“钱多 事少 离家近”。这也是之前自己大学时的想法,总想找一些可以躺平的工作去做。后来我才明白,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自己没有志向,使命感没有被激活,没有感受到对事情的热爱,以及缺少做事上的追求。后来我渐渐地体会到,做自己喜欢的事真的一点也不辛苦,至少心不累。所以,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志向。
今天的解读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做任何事情都存在风险,即使躺在家里不出门也会有风险。所以,不要为了追求绝对的安全感而恐惧和焦虑,只管「诚心正意」做好自己的事,别人和环境随它们去吧。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只有『相对』的安全,「相对」的安全的边界是由自己说了算的,我觉得『安全』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