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生最大悲苦,莫过于鳏寡孤独。按汉字的传统解法,妻死为”鳏”,夫死为”寡”,无父为“孤”,无子为“独”,这些情形用现代生活常态来衡量,远够不上“悲苦”二字,更算不上“人生最大悲苦”。
语言大师林语堂也曾对”孤独”二字作过剖解。他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这不能不让我联想到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过的一句话:“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再看看人们通常理解的孤独,似乎常与这些词语有联系: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单影只;再深入一点,也无外乎无人理解,缺少关注,少言寡语,沉闷郁结等。总之,更偏向于身体外显出来的印象与感觉。
鱼大姐突发灵感,也想试着用会意字之法解一下“孤独”。所谓”孤”,就是:瓜没被藤牵,子不在瓜心,瓜自附地,子站一旁,看似相互依靠,实则各求生存。当然,这里的”子”,指的是你或敬重或在意或心疼的所有人,不宜单纯理解为子女。所谓“独”,就是:有猫犬在左,有虫蝶在右;犬向前跑,蝶往后飞;一个地上奔忙,一个空中乱飞;追逐嬉戏有时,上下劳碌无期;犬蝶并立于世,各凭本能求生。
真所谓,当你身处人群或闹市却觉得独剩自己时,当至亲之人相处不相顾、相对无相语时,你感觉到的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