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是存在自然而然变好的方法。
事实上,每一个想变好的人,也必须找到这样的方法。当然,没有什么人是不想变好的,甚至想变坏的。也就是说,造成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其实就是方法论的差距。
找到最好方法的人变得最好;找到次好方法的人变得次好;没找到方法的人瞎努力,碰运气;而被坏方法坑的人,越努力则效果越差。
有位广告界大佬退休时,后辈问他:接下来的社会将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呢?
这种问题你一定不陌生,它让你焦虑,它让你恐惧。仿佛跟不上未来变化,就会被时代高铁抛下,再也追不上,只能坐在路边默默懊悔流泪。
这位大佬的建议是:不要去猜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因为你猜不准,变化是一团迷雾,只有走进去,你才看得清楚。我们应该多想想未来社会有什么是不变的,坚定这些不变的,你反而不害怕将来的变化。
有些人就是这么做的,新晋世界首富,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说过,未来的消费者,一定不会抱怨我的产品太便宜,也不会抱怨他们太快收到产品。这意味着,消费者不变的需求是:更便宜、更快捷。他一切都围绕着这些不变,自然而然就成了世界首富。
自然而然变好的办法,这里的自然,指的就是那些永恒不变的本质与规律,抓住这点,时间只能让你变强,你每一天都是对的,复利越滚越厚,你再也不害怕涌向自己的未来。
但自然是什么?这又让很多人有误解,以为自然就是保有旧东西,自然就是反对一切革新与科技,越旧、越原始、越低科技,就是越自然。这是错误的。
人的寿命有限,最多100来年,我们只能看见有限的变化,我们珍爱的旧东西、旧习惯,可能是借助新发现、新科技剧烈变化而来,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比如,湖南四川人无辣不欢,闻名天下,这似乎是他们的“自然”,但在他们五六百年前的祖先看来,这是极不自然的,那时他们爱吃甜,口味像现在的上海人。为什么呢,因为辣椒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而没有大航海技术,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玛雅人的辣椒,就无法传播到世界各地,也不会成为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美食家,他认为“自然”的美食,就不可能是守旧闭塞,而会是勇于尝试,他对一切新食材感兴趣,他知道美食的本质是味蕾的好奇与冒险。
要维持“自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有大作为。
我们知道,健康是人的自然,但要维持健康,却要有多个系统的支持:
一是自律系统。你要有合理的饮食结构,有些好吃的,你得克制住不吃太多,有些不好吃的,为了营养均衡,你得吃够量。你要有锻炼的习惯,从懒觉中挣扎而起,将身体操练得极点,满身大汗,肌肉酸痛。而这么做,都是违背人性的自然,最自然的人性就是好吃懒做。
二是长效系统。任何自然规律都是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的,任何急功近利的方法都对目标的实现没有太多好处。那些痴迷于30天减肥速成、英语口语速成等等各种能力飙升的办法都不过是实现欲望鸡血,药效一过后归于平常,收效甚微。任何事物都是自然积累的过程,不然人类应该早已经处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了。
还要有科技创新系统。现在很多人胡吃海塞,天天葛优躺,运动量远不如古人,但平均寿命照样年年增长,这得感谢无数企业海量的科研投入,研制出新仪器、新药物,它们吃起来用起来,一点不自然,但是效果却是最符合自然的:将疾病从人体中清除。
当我们知道真正的自然是什么,我们才能保护自然,生命的质量才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