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俱乐部的演讲稿留个记录。
大家先喝点水,因为接下来的内容有点干还有点硬。今晚要说春运火车票涨价是坏事吗?黄牛党存在一定不合理吗?在定这个主题前,我问了6个小伙伴,一致认为这当然不是好事。
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回应是:车票涨价的目的是什么?是抵制通货膨胀,是让少点人回家,让春运不要那么拥挤? 这不利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吧。的确作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不是应该每个人都回家过年吗?每个人都希望大团圆,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一次春运就意味着几十亿人的迁徙。如果没有进行价格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一你的成本会增加。你或许很奇怪,没涨价怎么成本还增加?举个栗子,比如从厦门到老家原来票价是200,春节没涨价,同样有回家需求的人增加了,为了抢到票你必须投入更多时间去刷票,网上抢不到,还得线下拥挤的车站排队购票。你得花半天或者更长时间,结果还不一定尽如人意。这时你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是不是增加了?
第二过年回家是绝对刚需吗?(无论代价多大都不会发生变化的需求)以前人们背井离乡,受经济交通条件限制很少回家,现在交通成本下降了,所以当然更要春节回家,这不是刚需吗?事实上并不是,也正是由于交通的便利性,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替代方案,可以选择乘坐其他交通方式,或选择错开高峰期,其他时间段回。涨价实际上是筛选供需关系的一种方式,过滤了客流量,把资源留给需求更迫切的人。
第三在经济市场上有个定律,“如果在价格上没有竞争,就一定会在其他维度上展开竞争”。比如同样两个人买票,一个认识铁路局的工作人员有特权,就可以向他行贿以能得到票,而没有关系资源的人就得不到,这就破坏了经济市场的平衡性,同时也会导致许多不正当竞争引发的违规操作行为。
有人可能会说,那为什么不维持原价,铁路局直接多增加几条路线,应对春运不就可以了吗?要知道铁路局每个月的运行量都是有要求的,如果增加了,就意味着除了春运期间,另外11个月是闲置的。这不造成资源的损耗吗?这些巨大的损失谁来承担?
在市场上,除了买卖双方中间还有一种身份是“黄牛”,大家讨厌黄牛党吗?觉得他们哄抬价格,赚取差价,对不对?但是想一想如果他们真的能决定票价,为什么不把价格抬得更高点呢?实际上黄牛党代替了我们排队的时间。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如第一点所说:当一个人的时间比钱更值钱时,他会花钱请一些时间成本低的人去排队,所以说黄牛党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减少损失做了一定贡献。
经济学家说“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是一个人能不能够掌握经济规律,能不能懂得价格的作用,能不能把自身的利益和客观的规律分开来考虑的一块试金石。” 经济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衣食住行。学点经济学可以让我们用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有些表面看似不利,实际上是有利的。就像涨价不一定是坏事,它正是用价格规律缓解了高峰期的问题,为真正需求的人减少竞争带来的无谓损失,这就是看不见的有利点。学点经济学,让我们的生活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