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主旨阐述认识大道、任情逍遥的方法,大道就是无尽的变化,大道就是变化本身,无尽的生成,无尽的涌现,从最坚硬的到最柔软的,从最热烈的到最冷静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驱使下展现自我,大道容众,大德容下,每一样生命,大道都赋予独一无二的形式和美,盛开之后死去,认识大道,必须要齐物
。齐物论有三个层次,一是齐“物论”,二是齐万物,三是齐物我。1、齐“物论”,就是要对分清是非对错本身的正当性进行质疑,世俗的看法往往是一种偏见,而不懂得道通为一,莫若以明,2、齐同万物,就是肯定一切人和一切物的独特价值,大道全部包容。3、齐物我就是从自然变化,合于大道的意义上把握生命的意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把自己看作一支蜡烛,融入大道的火光,又宛如一滴水融入大道的海洋,虚己以游世。全篇一气呵成,破是非,破有无,破我执,浑然一体,雄辩滔滔,启迪人进入大道的境界。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开篇即是吾丧我(小我假我)的寓言。丧我或者丧偶,灵魂不为形体牵制,去掉心的负累,恍如天籁,吹万不同,咸其自取,不见得有什么造作者、怒者,也不必认定我是谁。天籁不是声音,天籁是声音背后的消息,钟声背后是天国,潮声背后是永恒,秋声背后是悲凉,这都是天籁,你信仰它,它是天,你领悟它,它是自然,你阐述它,它是知识,你感受它,它是艺术和诗。但天籁不是具体的声音。倾听天籁是接近大道的开始。人生的是非苦难,全系于一心,死心,也就是无心,不执着的心。上一节是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下一节是描述儒墨者(或说平常人)人心世界的千变万化。两段形成对比。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人生之所以惶恐劳累,就是这心太不安定,在物面前太在乎,太当一回事,互相斗胜。有太多的是非,太多的感情,充斥了本来纯净的道心,这些纠结取舍的情感谁都不知道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就像雨后的蘑菇,又像野地的风声。庄子此处笑百家争鸣,迷失了自我。这些情感是非,对照上段中的天地人三籁之说,其实,都是你们自己造作出来的啊,没有人驱使你!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此段讨论彼与我的关系,彼是指种种物态的取舍,非彼无我,意思是没有我就不会有这些爱憎的表现。我和这些爱憎感情是一体的。情感和我很近,但是不知道这些情感其所为使,从哪里来的,被谁驱使出来的。情是真宰驱使的吗?但是真宰是没有形体的东西。它存在吗?于是庄子转从自我本身来思考,从五脏六腑运行的情况看,还是有真君真宰的存在,有了心,以及心主宰的形体,被心中的好恶欲望的驱使,追逐着眼花缭乱的世界,劳形伤身,最后忘了自己的心,忘了我是谁,悲乎?可悲啊!其实来讲,人的生命,总是在消耗当中的,就像冰淇淋一样,你不去舔照样会融化,那么你最好的无非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度过一生,是比较完美的,当然,相信上帝的人会认为,按照上帝的旨意去度过一生是完美的,不管怎么说,也就是生命,是依照目的度过,才不算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