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民国,总是不免让人想起那些,出身名门,才学过人的民国名媛们。
她们的出身,通常或官或绅,有着普通人家女孩不能相比的良好出身,接受过极好的教育。
由于出身显赫,气质高雅,形象姣好,她们成了一个特定群体:民国名媛。
其中有一个女子是此中翘楚,被泰戈尔评价为“比林徽因还有才华”。
她就是凌叔华,出自一个官宦人家。她的父亲凌福彭与康有为同科中榜,名次更加靠前。
凌福彭是袁世凯的得力干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凌家当时在北平史家胡同,有九十九间房。是典型的深宅大院,院套院,房连房。
小孩子在自家玩耍,会经常迷路。第一次来凌家拜会凌叔华的陈西滢,有点走进“大观园”的感觉。
他们两个相识的时候,是共同参与了接待泰戈尔的活动。
当时二十八岁的陈西滢,刚刚从英国伦敦大学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学成归来。在北大当教授。
也许是才情超群,生性高傲的凌叔华,悄悄注意上了陈茜莹。
经济学专业出身的陈西滢,文学造诣很深。他惊讶地发现,凌叔华精通绘画、文学创作,是个灵魂闪光的女子。
他们的结合,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一对璧人走到一起,是学术界的美满婚姻。
凌叔华的嫁妆,是北平二十八间房的院子。娘家的雄厚实力,也成为她今后与夫家相处的底气。
但很快有人发现,新婚燕尔的夫妻,少了点卿卿我我的缠绵,代之以了无生气的各行其是。
从小在文化圈中长大的凌叔华,接触的都是当时中国最顶尖的文化名人。
绘画老师是宫廷里的女画师,据说是慈禧的老师。英语师从辜鸿名,这个有十三个博士学位的奇人。
这样成长起来的女子,加之天生聪慧,出色程度,自然是让众多男人们望尘莫及。
即便如此,生性刻板的夫君陈西滢,在举家迁往武汉大学的时候,就是不肯给太太安排一个教职。
没有工作去做,居住地又破旧不堪,凌叔华感到郁闷难解。
这种情况,直到她的好姐妹苏雪林,袁昌英的到来,才彻底得到缓解。她们就是传说中的“珞珈三杰”。
知识女性更享受精神上的契合,三女杰在一起吟诗做赋的生活,弥补了凌叔华婚姻上的“平静”。
后来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是陈西滢亲自请来的外籍教师,来自英国伦敦的帅哥朱利安。
陈西滢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对自己的家庭,构成巨大威胁。
当时三十五岁的凌叔华,被这个小自己七岁,英气逼人活力四射的英国小伙子,吸引住了。
应该说是他们互相欣赏,凌叔华身上独有的,优雅温婉的东方女子气质,让朱利安爱到发狂。
一潭死水一般的婚姻,让凌叔华以为今生只能这般“潦草”度过了。
然而,朱利安的到来,让她终于体味到了,从未有过的感觉,那是什么?是非常的有趣,与丰沛的热情!
他们在武汉的见面,不得不极其谨慎,可以说是步步惊心。但是,来到其他城市,远离了众多“眼睛”与“嘴巴”,他们得以完全放开。
当朱利安跟随凌叔华来到北平,他几乎走遍了北平的名胜古迹,故宫、颐和园等等,同时茶楼酒肆,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凌叔华又焕发了活力,连那一时期的文风,都透射出不可名状的兴奋,与喜悦。在北平,她与朱利安由地下,转为半公开。
朱利安见到了当时文化界的名人:齐白石、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就是群英会了。
年轻的朱利安想不到能够收获这样一段异国之恋,他实现了心中的一大梦想:有一个美丽的情人。
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凌叔华被称作“K”,代表凌叔华是第十一个情人。当凌叔华得知自己这一点时,她怒不可遏,她像寻常女人一样,发泄愤慨。
朱利安见识了东方女性的“沉重属性”,感觉有点麻烦。面对凌叔华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他只好妥协,打算娶这个女子为妻。
就在这时,炽热的爱情,烧毁了包裹着的纸,陈西滢听闻了消息。他给凌叔华出了选择题:1.协议离婚。2.不离婚,分居。3.斩断婚外情,破镜重圆。
当时社会,离婚是个新鲜事,对于女人来说,代价尤其大。凌叔华冷静分析后,选择第三条路。毕竟朱利安,不能成为可靠伴侣。
朱利安也接受了陈西滢的“君子协定”,但很快还是“破戒”了。
朱利安回国前,与凌叔华在香港约会,他们尽情享受这告别前的最后几日,此后再不相见。
陈西滢对朱利安的声讨信件,随后也到了。朱利安必须提前回国了。翌年,二十九岁的朱利安,阵亡在西班牙的战场上。
凌叔华回归家庭以后,变得更加沉默。她与陈西滢更加没有了亲密,多了礼貌、客气的冰冷。
更多时候,她尽量避免回到这个家庭。那个无趣的男人,是她自己的选择,只能自己承受。
她曾经告诫女儿,“一个女人千万不要结婚”。表现出她对婚姻的绝望。
其实年轻时的凌叔华,曾经与徐志摩“惺惺相惜”,有过“郎有情妾有意”的时段,但,终究没有走到一起。
这个有才华,有样貌的徐志摩,是众多民国女神心中的男神。在凌叔华九十岁弥留之际,口中反复叨念的一个名字,竟然是“志摩”。
凌叔华的“冰冷婚姻”,告诉我们择偶的一个关键问题:一定要找一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