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八·九三】
孙文定公为冢宰时,余以秀才修士相见礼,投诗云:“百年事在奇男子,天下才归古大臣。”又曰:“一囊得饱侏儒粟,三上应无宰相书。”公读之,忻然延入曰:“满面诗书之气。”已而,戊午科出公门下。
孙文定,即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职,此后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湖广总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乾隆十八年(1753)十二月,孙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文定”。雍正评价:“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著有《春秋义》、《南华通》、《诗义折中》、《周易述义》、《近思录辑要》、《诗删》、《南游记》等。
冢宰,音zhǒng zǎi,古官名。即太宰。殷商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太宰原为掌管王家财务及宫内事务的官。周武王死时,成王年少,周公曾以冢宰之职摄政。明清时为吏部尚书的别称。《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冢宰为内朝主宰。在《周礼》中作为天官,成为六卿之首,总管全国大事。郑玄注:“变冢言大,进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列职于王,则称大。冢,大之上也。山顶曰冢。”春秋时以冢宰为执政之美称。《尚书》:“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明史·职官志一》:“(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职,视五部为特重。”
秀才,音xiù cai,此处指优异之才。《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其秀才异等,太常以名闻;其下才不事学者,罢之。”
修士,音xiū shì,此处指有道德修养的人,操行高洁之人。《韩非子·孤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洁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陈奇猷集释:“旧注:修士,谓修身之士,但精洁自固其身。”宋·叶适《陈君墓志铭》:“呜呼岩也,父之钜子,弟之任兄,师之传人,出而从宦,国之修士也夫!”
奇男子,音qí nán zǐ,意思是不同常人的杰出的男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
古大臣,是一种理想化的泛指,并不是确指某一个人。史书上常赞誉某人“有古大臣之风”。所谓“古大臣风”,乃是一种完美的、理想化的说法——德高才能、宠辱不惊、无党无偏、不贪不争、能屈能伸、任劳任怨、进则事功、退则树学、达则能共济天下、穷则能独善其身。就是说,所谓“古大臣风”之“古大臣”就是集良臣、忠臣、重臣、能臣、诤臣、廉臣……于一身之臣。
侏儒粟,音zhū rú sù,典故,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出自《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列传〉:(东方朔嫌汉武帝不重视他,说):“朱儒(管理御马圈的人)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
宰相书,是指韩愈三上宰相书的史实。韩愈自幼命途多舛,三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唐德宗贞元三年(787),韩愈由宣城转辗成都到达长安投考求官,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考试才中了进士,但在贞元九年、十年、十一年连续三年的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中一直未能成功,“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屡试不第之后,于贞元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中旬,向当朝宰相赵憬、贾耽、卢迈连续三次上书,明其志,诉其苦,以求取仕途,希望能得到宰相的擢拔任用,但终无结果。
一囊得饱侏儒粟,三上应无宰相书。袁枚此诗句的意思是,我有东方朔一般的才学,不会出现韩愈落第而三次上书宰相无果的情形。言下之意是,你是一个有古大臣风的吏部尚书,选贤任能一定会公正廉明,绝不会遗漏我这样有东方朔才学的人,更不会出现象韩愈那样多次落选而不得不上书宰相的事情。既表扬了自己,又奉承了孙嘉淦。用典精确,文辞精巧,求官不语,奉承无痕。真妙!
忻然,音xīn rán,释义为喜悦貌;愉快貌。通假字“忻”同“欣”。《史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夫会宾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欢,或惨尔而泣。”宋·司马光《送李公明序》:“光忻然服其言,益知贤者所存,固非庸人所能及也。”
已而,音yǐ ér,意思是不久;后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宋·苏轼《定风波》词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行,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戊午,指乾隆三年,1738年。是年秋天,二十三岁的袁枚中顺天戊午科乡试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