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这本书
1、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名著。1947年出版,是一本解读农耕文化下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书,处处充盈真知灼见,然而,中国近3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背景下,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下的中国农村和费老笔下的定有差别。沿着这思路,我寻找了关于当下中国农村的研究书籍。
2、这几年,每年春节都有“返乡”题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我也是来自农村,“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深有共鸣感,城乡的差异也在我身上产生割裂感,这些种种感受促使自己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再认识和探索。
本书作者
王德福,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乡村社会变迁、农业发展与乡村治理。书名《乡土中国再认识》表明了一种学术承继,是研究路径的一脉相承。
本书研究的切入点
1、作者的观察视角:批判了目前主流观察者对中国乡土社会变迁认识水平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援引的所谓理论多是简单套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其深层预设缺乏必要惊醒。要有总体视野,将乡土社会变迁放在国家转型层面来探讨其位置和角色,同时也要有内部视角,就是中国立场,经验进路,辨析乡土社会自身的变迁逻辑,要悬置先验的西方经典现代化知识,在本地化理解中国。(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
2、建立的问题意识:
a.脱胎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文化如何参与现代化方案的重构,是中国现代化必须要回应的课题。
b.乡土社会能否以足够清醒的批判和重构能力,在融入现代性的同时,开创新局面,这是本书在探讨乡土社会变迁始终怀有的宏达关怀。
c.重新认识乡土中国的起点
如果说“土”提供的是制度性保护,那么“乡”提供了文化性保护,制度性和文化性的双重保护价值,构成了重新认识乡土中国的起点。“乡土中国”是“城市中国”形成的保障,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
书中有意思的章节片段摘录
1、“半”熟人社会——用半熟人社会概念表达”乡土社会(熟人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陌生人社会)的变迁轨迹。
2、自己人——通过中国人关系行为中的“内外有别”的观察,自己人化是非常普遍的交往策略,如:“把你当自己人”表达关系亲疏。是对“差序格局”组合形态和运作逻辑的细化。
3、人情交往的逻辑和性质探讨,值得多次品味。
4、农民的面子观——要在村落中立足,面子是重要的依据。面子观是在村落熟人社会评价机制中具有导向意义的面子标准。如,村庄中漂亮高大的房子与农民简朴饮食之间反差背后都是面子观的外显,南北地方的面子观的具象还是有差异的。
5、“孝道衰落”——家庭面对城市化的代际分工,基于生存理性的代际间的接力。如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问题,他们劳动力的不足,被遗留在家乡,中年人外出打工,出于生存理性,背井离乡,甚至出现代际剥削,老年人无人赡养。
6、“祛魅”的婚姻——早婚和闪婚最具有代表性,农村婚变的轨迹。
7、远去的乡愁“味道”——市场经济下,“乡愁”也被商品化了,
8、半耕半工——谁来种田的家庭分工模式。
写在最后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自己打开了社会学兴趣的一扇窗,围绕这一主题,可以深耕系列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