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精进绘画技能?这个问题问出去之后,对自己和别人来说都是自我对自己的解析。自证预言的结果是,人会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并且会朝着自己所描绘的样子去努力。自己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它会成为捆绑自己的枷锁、也是推动自己的力量。
说说画画的好处,能够有效的锻炼人的观察能力和视觉思维能力。培养人的美感,提升审美水平。丰富个人生活。通过手里的笔随意涂鸦能让人内心宁静,成本低廉、简单可行的在心理上获得掌控感。而且学会了画画又多了一个自我表达的途径。
好像每个人都能有那么几次的神来之笔,惊艳了自己也惊艳了别人。我想在绘画的路上有少部分人是真正的在不断的精进成长,大部分人有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去刻意练习,我是长期在大部分的人群中没有练习的人。
最初喜欢绘画的原因不是我喜欢,小孩子哪有什么是非分辨。小时候在没有电视更别提网络的农村,舅舅给我买了几本绘画书供我娱乐。有妈妈的一旁辅导,简单的描绘中,带来了很多的快乐。这是我最初喜欢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仍能感到温暖和快乐。
初中毕业成绩不好,去了中专。看到学校里老师的作品在校园里展出,鸡冠花在画布上呼之欲出。选专业的时候自己犹豫着要不要选画画专业,那时候十几岁的我很听话的一个孩子。老爸回家一听我说想学画画,就说不如建筑专业好。你看这房子什么年代不是拆了建,建了拆。还是这个专业好。他说这话的原因更多原因是在我家里,我爸、我爷爷都是泥瓦匠。也可能是基于传承的原因。
高中毕业以后,自己在县城里找了一个素描暑假班学习。专业的老师,我认为就是喜欢而已、所以我选择了非专业的培训。与我一同上课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我每天的练习就是临摹书本上的素描画作。现在我还能记得那位老师的音容笑貌,短暂的暑假培训转瞬即逝。
大学的时候,选修了粉笔画。一个人跑到学校里找资料,做课后作业。因为专业底子差、准备的不足。在同学们略显质疑的声音中,我交了我的作业。而且当时的我在意识上还是非常表现型选手。自己面对自己不完美的作业,让自己许久没有再练习画画。
毕业工作以后,像北方冬天会下雨似的低概率的心血来潮会练习一下。就这样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喜欢画画的心也一直没有熄火。其实就像前几天我跟老爸聊天说一些事情,我爸对我的评价:你办什么事儿都是不爽快,含含糊糊、拐弯抹角。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就得了。
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个人意见的充分表达和应有的尊重让我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便是我说了我的想法,我知道我身边的亲人也极有可能不支持。近期与爸妈在一些事情的沟通中很不愉快,他们既不会支持我、也没有明确反对我。感觉就像两条平行线,他们在说他们的想法和观点,我在说我的想法和观点。没有交集。现在复盘一下的话,首先还是自己的沟通技巧有待提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是啊,我为什么明明喜欢甚至在内心里热爱的东西却一直在边缘徘徊而不敢靠近呢?是什么牵绊了我的行动和活力?
反思自己以前我潜意识里的行为模式是这样的:有人关注默许,画画。获得口头表扬得到奖赏。没有最开始的触发点,后面的行动就跟不上。这是我不能及时行动的原因。
过去的生命历程中,有许多的无能为力。感觉自己可以做许多事情,但是就是做不到。这是错觉,是非常错误的感觉。其实真相是: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任何人可以左右你。是自己偷懒,自己不思考把自己的选择权拱手相让。
习得性无助的原理告诉我们自己的行为中有很多是无意识的无人驾驶。是习惯性的重复过去的体验。人生路很长,如果一直重复一生导致了命运、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将面临着被无情淘汰。成长与突破就是跟过去的自己说永别,我们要用不断重生的身体和心态构建自己的未来。
如果生命中没有任何的阻拦,自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的话。总有一些事情是让人念念不忘、贼心不死的。在我的生命里,画画就是我此生必备的技能。它是我生命体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给了我忘记时间和空间的心流体验,给了我如春天般温暖的希望。无论自己起步有多晚,只要自己已经启程上路。就像写作一样、先练起来再说。
这是个人关于画画儿的自我宣言,热爱是一种生命力得以充分舒展的充实。以前我可能有过这种感觉,现在我要通过自己的选择和练习把这种感觉再次写入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