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人每天都有读书的习惯,但是可能会因为工作或者生活的种种原因,无法保证一个足够的时间段来读书,日常的时间也被切的七零八碎。
在这种情况,如何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读书,让自己通过碎片化时间的阅读来提升自己,则显得很值得研究和实践。
那么应该如何去利用呢?
针对每天的读写,我们更多需要把一些碎片化思考及时记录下来,那么这个就可以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记录。
李笑来说,读书学习更应该重视整块时间,而不能把学习的时间都给碎片化。
但是如果无法避免自己的碎片化时间,除了掌握必要的学习技巧外,还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库,只有这样,看到一些碎片化信息才能及时进行颗粒归仓。
《西蒙学习法》也提到了一些碎片化学习的相关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印象较深刻的内容主要有两个点:
一、学习向谁学
针对自己而已,每天的学习场景是整块时间阅读和写作,碎片化时间阅读和记录感悟。针对自己的具体学习场景,碎片化是较多的。
但是这种碎片化学习和学习碎片化知识,显然是不健康的形式。
书中提到,学习知识,应该向最牛的人和有成果的人去学习。
这就告诉我,学习不能仅仅去看一些所谓知识博主写的碎片化文章,而是更多地看一些知名大家写的书籍,因为那些内容更完整、更系统、更深刻。
而知识博主们写的内容,都是他们自己的思考,并不见得就一定是对的,或者完全契合书中意思。
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扭转这个观念,多看好书,而不是常看一些碎片化文章。
看书的时候,要尽可能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管是整体阅读还是多层阅读还是主题阅读。
不管哪种方法,能严格执行下去,能让自己产生自己的想法和及时记录想法,才是最终目的,而不能仅仅去收集各种所谓方法。
二、如何高效阅读
主题阅读是比较高效地学习方法,可以让你快速对一个领域产生大的框架,后期在随着学习的深入,去填充完善这个框架。
唯有这样一步步整理,才能形成自己的学习规律,形成自己的学习框架和体系。
那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秋叶整理的主题阅读法就非常好。
首先,确定一个要去学习研究的领域;
其次,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学习需求,写出自己对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认识的大纲;
第三,开始大量学习,挑选出部分书籍同时阅读或者快速阅读,目的是把自己提出的大纲问题都填充完整;
最后,修正大纲,用自己的逻辑去重新梳理这个行业逻辑,使得自己可以能完整复述出来。
经过这么一轮学习,就可以基本上建立起这个行业的框架,有个初步认识。
西蒙认为,主题阅读就像一把锥子,通过用专注力和时间来连续捶打这个锤子,总能钻出成绩。
居里夫人想法与其如出一辙。
其实,针对我自己而言,多读好书,少看碎片化文章,看到一个好的方法马上去用,多用主题阅读法,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结合秋叶大叔的经验和其他学习方法中介绍的技巧,整理出属于自己的方法,重点在于执行和实践,在实践中去体悟和感受这种方法对自己的影响和改变。
所有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如果读完写完后不能让自己产生丝毫改变,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