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电影之中,上述这句话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整整2个小时的体现。
每周六都是我们的家庭日,这次恰逢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与全家人共同欣赏了这部笑中带泪、富含正能量及教育意义的好电影。《我的嗝嗝老师》于2018年下旬上映,故事描述一位患有妥瑞症患者(Tourette Syndrome)Naina Mathur,在幼时饱受他人误解和歧视,甚至连她的父亲都因为她在公开场合产生的症状而感到不自在、觉得丢脸;幸运的是,Naina在某次学校集会时被当时的可汗校长请上台,原以为将因为不断发出噪音而被训斥,没想到校长请Naina跟全校师生说明自己的症状,并承诺Naina“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你”—让Naina不仅完成了学业(之前已被12间学校强制停学),也第一次感受到他人给予的平等及对其症状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turning point,让Naina心中埋下了想要成为老师的种子。
妥瑞症(英语:Tourette Syndrome、TS),又称抽动症、托雷氏症、杜雷氏症,是一种抽动综合症(Tics)。这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内科疾病,通常发生于学龄前至青春期前。有一部份的患者会在青春期后大幅减轻症状。
妥瑞氏症的症状包含声音型和运动型抽动综合症,会不受自主控制地发出清喉咙的声音或耸肩、摇头晃脑等。患者本身并非故意或习惯性做出这些动作,其症状乃肇因于脑内多巴胺不平衡。治疗方式一般采取抗精神病药抑制症状,或行为治疗等。症状通常时好时坏,与患者所处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家庭、学校与社会对此疾病的不认识或多或少会加深正常人与妥瑞症患者间的误解,进而诱发更强烈的症状。常见的误解例如:把妥瑞氏症患者当成调皮捣蛋的坏习惯,进而要求患者以接受体罚等方式刻意矫正其抽动症状。
抽动症在单一妥瑞氏症患者身上亦非一成不变,声音型抽动症患者有可能转变或合并成为运动型抽动症。
通常,妥瑞症不会以单一抽动症状出现,常伴随强迫症、秽语症、注意力缺失与过动症等。其确诊亦不能以单一抽动症状的发生而断言之。
(以上摘录自维基百科)
但是对于一位会不自禁地打嗝、抽动的老师,并不是每一间学校都会愿意录用的,所以Naina也是在5年的不断尝试、不断被拒绝之后,才终于被自己的母校接受,虽然她即将面对的是有放牛班之称、一个月赶走7位老师的9F班。
看起来又像是另外一个老套的励志电影对吗?并不是的。首先,我们很少看到是剧中的老师这个角色会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症状,这其实对于老师如何取得学生的接纳与信任会更加的困难;另外,她的14位学生都是来自印度的贫民窟,对于出身优渥的嗝嗝老师来说,学生们的生活条件和背景并非是她能够简单体会和想象的。基于以上两点,Rani在担任导师的初期被整的很惨也就不难想象;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这个BUT,Naina可能是我看过最乐观的主角前三名—她不管是被学生编Rap曲调侃跟着一起哼唱、被其他老师挖苦时反而将对方的讽刺转化为实际的作为,也在最后让这14位学生从嘲笑敌对变成了对其的尊敬依赖。
在影片当中,我学习到的三个点就是:
一、永远不要让他人决定你的心情好坏
在剧情中,Naina可能会有100个生气的理由,好比说面试时因为自己的症状被拒绝,但是她可以反过来告诉面试官,如果因为她的出现能让面试官们知道世界上有这个症状;被学生整、被同事瞧不起等。严格来说,她只有在自己的父亲无法接受自己的症状时才比较流露出负面的情绪,我觉得这个和史蒂芬科维先生提到过的“影响圈”、“关注圈”的概念特别相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控制他人,但却能掌握自己。」
二、同样的知识能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9A班是故事中的资优班,该导师Mr. Wadia喜好的教学方式更为严谨,喜欢以传统的教室授课来教导学生;但是9F班的Naina老师知道这种一般的教学手法没有办法被学生吸收之后,决定改为到户外授课、引用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做举例、到实验室做实验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等等。自古以来,孔子就因为因材施教而备受世人尊崇。每个人的过往经历、对人事物的看待方式都不甚相同,如果总是按照101招来以不变应万变,那学生只会默默忍受然后慢慢渐行渐远。
三、我们都有自己的妥瑞症需要面对
在剧中,Naina在和父亲争执的时候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对她来说,妥瑞症就是她的正常。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需要面对的脆弱面或是特殊点,与其用尽心思治疗,不如学着与其共存。接受那个拥有缺陷的自己、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因为世界上70亿人,只有你才是你,独一无二并无法复制。
最后,说一万字不如亲自感受一次,推荐你们和自己的亲人、朋友一起来欣赏这部宝莱坞出品的又一催淚好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