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继续学习《超级符号原理》,学习重点在于:营销的本质就是传播购买理由。
一、4P即4种“传播购买理由”的方式
产品=最大的媒体:用“产品体验+包装三秒层级”直给同一句购买理由,并配购买指令/指南/证据闭环。
渠道=接触点罗盘:把同一句购买理由,做“三现设计+放大术”,让每个触点都完成一次有效进攻。
推广=口语化复读机:把购买理由口号化(品牌谚语),用字体/标志/招牌/增多/时间/信号等放大术,形成大众口语报道。
价格=可口号的理由:把数字口号化+对比化+时限化(如“1299,旗舰普及价|仅本周”),让价格成为可传播的购买理由。
二、动作三件套(每个P都配齐)
一句话购买理由(≤12字,口语化) →购买指令/指南(告诉他如何买) →证据链(权威/五感/规模各1条,三秒可读)。
三、应用到我的案例(保留原例,购买理由化表达)
苹果:开箱即品质|去门店摸一摸;证据:做工/系统/生态。
小米:同配置,更痛快的价格|今晚把旧机迁过来;证据:芯片/影像/快充,对标6K+。
瑞幸:到店即取,少等10分钟|小程序下单;证据:到店即取时效。
盒马:30分钟到家=更新鲜|下单选“最快送”;证据:冷链与履约时效。
Costco:会员价,物超所值|开卡立享;证据:单位成本对比。
奈雪:多喝省得快|开月卡;证据:近30天省下金额回显。
娃哈哈:均衡营养,孩子爱喝|早晚各一瓶;证据:配方与校园场景。
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冰镇马上喝;证据:标准/销量/夏日场景。
四、我的关键体会
同一句购买理由贯穿4P,用“动作三件套”在各触点闭环;
价格也是购买理由,必须“口号化+对比化+时限化”;
三秒可读层级是物料生死线:一句话>三证据>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