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也就是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亲情,更要有友情,但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个人活得越久,觉得真心的朋友反而越少。
宫崎骏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所以很难有几个人能从你的人生之路开始到结束一直在你周围,更不要说,互相之间关系融洽,还能一直共同成长。
这一生,遇见和告别是交织的,也是人生的主题曲之一,有结交新朋友的,也有跟老朋友走散的,太正常不过了。
不同道就各走各的阳关道,同道的,自然也走不散。
我个人最喜欢的针对朋友的一句成语就是“倾盖如故,白头如新”
真正互相懂得人,就是那一刹那之间的心照而已。
也说说,为什么一路走来,朋友不是越来越多,反而是会越来越少。
一、不是一个圈子的,不要硬融,人以群分,找朋友要找同频的
当信息可以充分传递时,每个人形成的三观的差距不是变小了,反而是变大了,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和禁忌的边界。
而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能互相理解和包容,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的禁忌边界,比如关于宗教的,民族的,对情感的,对个人爱好的,喜欢运动和喜欢读书的。
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有了很多不同的标准和喜好,而且是不可触碰的逆鳞,有的时候,我们从侧面观察一个人,觉得这个人很优秀,很不错,但是真正接触后,却发现格格不入。
比如好不容易认识了一个觉得非常优秀的人,一聊起来,你喜欢国学,对方喜欢西方科学,你喜欢家庭生活,他是独身主义者,你喜欢运动项目是羽毛球,对方是高尔夫,话题越聊越少。。。
曾经有个人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优秀的人总是不合群?
在问题底下有一个高赞回答:不是优秀的人不合群,是你不在那个圈子里。
可见合群与否是有相对性的。也说明了一件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的交往,说到底就是价值的交换。
价值对等的人,才会走到一块。
而有独立认知的人,是不盲目合群的。他们会先修炼自己,从而适合自己的群体。
《英国心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聪明人从社交中获得的满足感要比大多数人低。
聪明的人拥有自主意识,非常有个人风格与想法,他们往往在自己的世界里已然过得活色生香。
所以一个是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可能越来越难,还有就是你的人生经验越来越丰富后
自己跟自己更容易和解,而不需要通过他人的肯定,才能获得幸福感或者活着的意义。
二、人生列车,上上下下,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
层层筛选,能同路的人越来越少。
中考,一批人去了中专,一批人去了高中。
高考,一批人去了本科,一批人去了专科。
考研,一批人上岸继续读书,一批人选择进入职场打工。
光是求学路上预定的常规路径就不停在筛选人,何况你自己个人的家庭背景以及职业选择。
在一个城市,在一个学校,在一个行业时,阶段性朋友很常见,一开始热火朝天聊天,后来减少联系,甚至早已在微信列表里吃灰了,成为了最陌生的朋友。
在大城市里工作的话,我们一般5-7年会因为工作的关系,换一个圈子,也就是换一拨朋友,朋友就是要持续有交流才能成为朋友,都没有机会见面交流了,友情自然也就淡了。
三、到了一定年龄,大多数人都会走散聚散离合,看淡就好。
因为每个年龄段,我们关注点是不同的,或者是当时追求或者最看重的东西是不同的。
所以聚到一起的人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就有了交集,有了话题,有了友谊。
回头看,学生时代那批铁哥们好闺蜜,还有多少保持着联系?
如果不在一个城市,想了半天,估计一个手指头就能数来。
以前那上个厕所都要成群结队的友谊,随着时间会被冲淡,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一些好朋友,也会变成生命中的过客,消失在你的世界里。
你的圈子越来越小,后来窄到只剩下家庭。
很多家庭主妇就是如此,年轻时候叱咤风云,经常约上三五好友逛街吃饭,后来结婚生娃了,就被家庭捆绑。
有忙不完的家务活,得哄着孩子睡觉,到哪干活都惦记着家中的娃,连打扮自己的时间都没得还哪有心思和好朋友出门游玩。
慌慌张张的一生,最后还能经常见面的好友少之又少啊。
写在最后
《百年孤独》中的名言:“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