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棋学到脑瓜痛,深感记忆力不能支持。但是古人不是说过吗,“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句古话是什么意思?不妨从几个方面展开来讨论:一)什么是记问?二)什么是记问之学?三)“为人师”需要的基础条件?四)什么是“足”与“不足”?
一)记问:从启蒙时期的孩子开始,他们就要通过记忆来掌握大量的基础书面知识:汉字/字符、词汇、拼音、古诗词;而这些知识并不像那些非书面化的知识那样,可以通过日常活动(包括游戏)来自然地加深印象,从而达到难以忘记的程度;而是必须通过某些脱离现实(也高于现实)的手段才能习得和熟练掌握,再使用大量的回顾性复习来巩固,才能保证不会遗忘。为了保证这个过程真正地被实施了,通常会采用考试的手段,也就是“问”--这里面隐藏了“答”。
所以想要掌握一门不熟悉的知识,必须从“记”开始,通过“问答”来确定是否掌握。有没有更加有效的中间流程呢?这就是所谓“记问之学”了。
二)记问之学: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有效率地掌握上面这些“机械性”的知识(这样说是和生活中的“活知识”相对比)。可以查到许多许多的高效记忆法,除了操作不同之外,它们的内核只有一个--依靠逻辑把表面上无关的各种知识点强烈地联系到一起,以方便记忆--换句话说,这叫“理解”。
干这种“理解”的活儿,成年人远胜于儿童,因为逻辑思维的培养本就需要很漫长的时间。但话说回来,我们小时背诵“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时候理解了那份淡淡的访客未果的烦恼吗?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理解了远行游子半夜起身,思乡之愁涌上心头的心态吗?但不理解这些,也并不影响我们的记忆本身,不是吗?
三)为人师,也就是为人师“表”,要作出表率。你教别人的东西,你至少要能够完全彻底地吸收,然后以身作则,作出范例,以方便学生们理解。只要他们理解了,剩下的就和你无关;你可以微笑看着他们用你教的东西作出各种各样奇妙的玩艺儿,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地超越你--这是老师的宿命,但也是求仁得仁的好事。
这和记忆有关,但不止是记忆;这也和理解有关,但不能只是自己的理解,还有如何方便有效地“让学生理解”。这已经涉及专业的教育学范畴,我打下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其实很忐忑不安。如果误导人走了弯路,就是我的罪过了。如果有专门的老师加以批评,我是非常,非常,非常欢迎,并且虚心学习的。
四)“足以”与“不足”,是个逻辑上的“充分条件”问题。而充分条件,是能使得大前提(外界环境)和小前提(内部条件)都满足要求的。很明显,记问之学即使再高端,也只是内部条件而已;如果没有天时地利的外部环境,极端情况下比如碰到不开窍的榆木脑袋,再高明的老师也只有干瞪眼。
但是,我们也不要抬杠;毕竟现实中有着许许多多考试成绩优秀的年轻老师正在用着“记问之学”来教着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中朋友和大朋友们,不能对他们过于苛求--毕竟我们小时候很可能就是这样过来的。
记忆与理解的关系,还需要继续探究。但是不能理解的时候,还是必须硬记。否则是要吃苦头的。
【2021年11月19日,春风作于竹风斋。正文1192字。】
【手写了一半五百字,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