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彻底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真正知道自己就更难。上大学时,一次哲学课上,哲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告诉同学们这是最复杂的哲学问题。人的文字结构简单(一撇一捺)但人的自身(生理、心理)结构却是奥妙复杂。人心难测,人性复杂。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尚处孩童阶段。比如古人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人到底有几人真能知己?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人何处而来?何处而去?何时而去?尚不能知,更莫说知人!再者,医生看病,基本上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小病"不治自愈,"大病"不能"根治"。
从医学角度,人可以分为健康人(好人)和病人。从社会的角度,人又可分为好人和坏人。(上述两种分类都有中间概念存在)那么,何为好人?层面不同,角度不同,阶级不同;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意识形态,有不同的标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有"君子小人"之说。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善人恶人”之分。建国后有榜样、先进,模范之名。比如“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铁人王进喜”(工人阶级的先进)等等。他们都是“高尚的”、“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好人。
其实"好人"的概念太笼统,"人无完人";人都是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比如上述"铁人"、"战士"都是具体的。因此,用“好”与"坏"来评价一个人,我觉得太模糊,也不科学。按古人说法:做善事可称为好(善)人,得到善报;做恶事可称为坏(恶)人,得到恶报。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谓也。“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古代社会流行千年的道德标准。而如今道德标准都被颠倒了。
“古人纯朴而忠厚,今人狡猾而虚伪”。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做事都是很讲功利的,不象古人做善事不求回报。更有一些险诈卑鄙小人,利用人心善良,投机取巧,亏人自利,坑蒙拐骗,害人害己。这样一来,有些原本善良的人,也不敢做好事了,因为做善事不得善报,反遭陷害。这是不正常的、被扭曲了的社会心态。要知道社会发展是需要正能量的,人心总应该是向善的。因此做"好人",做"善事"是永远需要的。我们不能因为餐厅有苍蝇,连饭都不去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