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三阶的感悟很多,前两天我都有写觉察日记,害怕自己会忘记!
最后两天我有很大的收获,在访问者、受访者、观察者环节,当我作为受访者被贯领访问时,他因为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问题,说话比较啰嗦,我心里很着急,甚至打断他,直接去回答。让我觉察到,我常会在别人还没有表达完自己时,就以为我都知道他要说什么了,而打断对方,自己去阐述对方想问的问题,完全没有临在的去倾听!当我作为访问者访问若辉时,我先介绍了自己,又让他简要的介绍了下他自己,然后就非常正式的说这是一个访谈,我要用九型的九个型号和进行,说到这里,我突然卡壳了,不知道要怎么继续,若辉说,既然我刚才介绍自己时,说到了自己的工作,你可以从工作中入手,开启话题。听到他这样的提示,就像如梦初醒一样,整个访谈过程很顺利,基本上覆盖了各个型号。虽然过程里我整个人很生疏,问问题时,也担心很多,可是这是个很好的开始。当我作为观察者去观察贯领和若辉时,我看的更加全面,也从他们的沟通中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就是问题问到了,答案有了,但是很难真正的进入对方的频道。
在辩论环节,我和李霞一组,主题是:孩子是否需要上补习班?我作为反方,李霞作为正方,辩论开始前,我已经在脑海里想着如何让自己赢得辩论了。辩论开始,我先表达,李霞临在的倾听,也能复述出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深层动机,我很欣慰她看到了我,懂了我。李霞表达时,我只听到了她说的一部分内容,我复述时,虽然讲她说的大概意思讲了出来,可是完全没有看到她深层的动机,我心里很有挫败感,感觉自己很差劲。辩论结束,我和李霞达成了共识,没有辩论,反而变成了沟通。老师喊结束时,我心里在想,完了,辩论没辩论出个结果,反而达成了共识,我破坏了规则。当老师揭晓辩论的背后是想要让我们真正去沟通,去听,去看对方时,我内心的挫败感更加强,我竟然没有洞悉老师背后真正的用意,我真的太不临在了。打分环节,我给李霞打了8分,她给我打了5分(其实我给自己打的分数是4分)。真正的沟通是,临在的聆听-复述-表达,以前在模式里,真的没有真正的沟通。
这两个环节,真正的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临在品质太差了,表面上用心的听,在感受,其实脑海里的念头没有停下来。我用演绎来诠释了对方内心真正的表达,以后要学会“打死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