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式学习的焦虑
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曾提过一个观点,大意是说,我们大多数人学习的方式都是逛街式学习,逛到某个地方,发现是一样好东西,就迫不及待想把它买下来,经常不考虑它是否真正是自己需要的。学习也一样,每天各种渠道接收不同的知识信息,发现看起来都很好都想要。自己完全没有一个预设的标准,碰到一个判断一个,真和逛街买东西无差异。
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好像都有一股子学习热情,各种知识课程营销也都卖力喊着这课程老师如何如何牛,课程能学到什么什么东西,或者通过多少天能养成一个什么好习惯。。。无论免费的付费的,让我们这群知识饥渴者看见,确实欲罢不能。
许多时间过去了,焦虑问题也显现了。
一方面,饥渴的求知者似乎永不满足,那些知识课程来一个收一个,总想不断朝前狂奔;
另一方面,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但是静下来想又发觉似乎还是那个我,没什么改变;
这大概是大部分人知识焦虑症者的现状了吧。
我过了好久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的故事
手机里,下载了数个学习工具类APP,得到、小密圈、网易云课堂、千聊、喜马拉雅、橙子学院、扇贝阅读、听力、单词…
逛街式地入手各类知识付费课程,光得到就订阅了7个专栏,还有一块听听里的写作课,拆书课,公号运营课…千聊里的区块链课…
时不时还逛街式的入手朋友圈不经意看见的所谓的好课程…
加入的几个有归属感的组织,也各有学习任务需要完成。
细细想来,我们每天的总时间是有限的,上班有本职工作要做,下班还有小孩要陪伴,家务事要打理,身体还需要休息。忽然想对自己说一句:这样看来,每一个课程都想学好,你怎么不上天呢!
所以,我们的焦虑不是没来由的,最主要来源于错误地高要求自己什么都想学好。人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什么都能学精。
是时候开始做减法了。不再逛街式的学习,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点,集中学透。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知识的迁移。每个知识点都是泛泛而学,没有底层逻辑的打通,就不可能融会贯通,不可能跃迁成为真正的高手!
反思自己,17年大半年过去了,我囤积了很多的付费知识没有消化,甚至还没来得及打开。而注意力又不断被新的知识营销收割,一波又一波。一句话总结就是:买了很多,学了挺多,却泛泛不精,甚至可能还没入门。所以总觉得自己处在一种焦虑状态。
调整后的策略:
我精选出了未来一年,工作之余,如下方面我必须get的知识:
1) 培养中高级的英语阅读能力;
2) 用拆书法跟着老师一起拆完100本书并认真完成作业;
3) 每天听一本书并适当做笔记;
4) 作为007er的初衷不变;
5) 得到上的专栏有选择性地听取但不要求必须每个专栏每天必看;
6) 其它(有兴趣的酌情选择,不过多花费精力)。
老师只是带我们入门,后期真正的修行在自己,每一方面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沉浸式学习。光是完成一年拆完100本书就已经是个不小的学习任务。在成为认真完成7、8两个月全部作业的少数学生之一并收到班主任的奖励之后,我尝到了“力争高峰表现”法中利用28法则,找出重要方面集中突破后带来成就感的甜头,也坚定了用调整后学习策略的信心。
慢
忙碌的社会,挤挤的人群。
我们一直忙着往前奔跑,
却常常忘了来时的路,
忘记了踏步的初心。
我愿意慢下来,
用最纯的心,
沉浸在时光里练习,
等待遇见那个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