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做合格的父母,就不要生孩子”,这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也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什么样的父母是最好的呢?最近有一个说法,叫不吸食孩子能量的父母,才是这世界上最好的父母。
小编在《少年抑郁症》一书中,看到一个女孩小高的故事。
5岁那年,爸爸被迫下岗后,妈妈几乎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全放在她身上。
盯着她学习,要她看书、写字、画画。
有一次她记不住乘法口诀表,妈妈突然情绪失控,在教学楼前暴打她,直到她背会。
爸爸创业之路磕磕绊绊,家里一度没有收入,妈妈把焦虑和愤怒都发泄在她身上。
动不动就打她,打到皮青脸肿,还用语言侮辱她,甚至往她脸上吐口水。
就这样,长时间遭受妈妈的“情感暴力”,她的情绪越变越糟糕:
焦虑、暴躁,头痛失眠,有自杀倾向,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原本学习优异、乖巧懂事的她,因为妈妈的失控,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成为父母后该说什么,该如何善待孩子。
总有一部分父母,心智稚嫩像小孩,任性妄为,口无遮拦,完全忽视眼前的孩子比自己还敏感、脆弱,更需要保护和照顾。
在他们充满戾气的内心世界里,无辜的孩子成为“救命稻草”,用羸弱的身躯撑住他们沉重的情绪压力。
情绪的力量是巨大的,负能量的家庭养不成幸福的孩子
父母的情绪,是很大的力量。
我曾经听过一次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的演讲,她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女性情绪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因为妈妈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妈妈快乐,全家人快乐,妈妈焦虑全家人焦虑。可见,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有的家庭温馨幸福,孩子每天都会感受到幸福和关爱,孩子自信活泼。有的父母每天都在争吵,孩子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一点安全感,畏首畏尾。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家庭氛围就是一种能量,它可以让孩子顺风顺水,也可以让孩子陷入困境。而总是充满负能量的家庭,孩子因为总是被打击,每天都在提心吊胆,更容易变得敏感、自卑,失去前进的动力。
如果我们生育一个孩子,肯定是愿意给孩子幸福的生活,让孩子拥有远大的前途。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做幸福的爸妈,也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父母。
那么如何做正能量的家长呢?有以下几条标准,看你符合吗?
①把自己的标准降低一点,不做完美主义者。
每一个女性在结婚、生孩子之前都幻想着拥有完美的新生活,活泼可爱的孩子,体贴入微的老公,富裕温馨的家庭,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的困难。
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许会不好,老公也许不能事业有成,自己的身材不断走样,你就会从一个温柔的女孩,变成一个整天唠叨的怨妇,每天散发着负能量。
这样的人自己也会很痛苦,我们也不想这样的,所以要接受生活的现实,把自己内心对身边的人、事的标准降低一点,让自己的生活更宽松一点,不做苛刻的完美主义者。
不要求自己做百分百的妈妈和妻子,累了就休息,不想做的事情就不做,让孩子和老公去做,妈妈们,与其抱怨孩子和老公的缺点,还不如让他们多付出、多努力。
②爸爸一起参与家庭活动,创造温馨幸福的家。
小的时候,爸爸在家,我们就会很开心。当爸爸在家帮忙收拾家务,做点好吃的,妈妈也会非常开心,整个家庭的氛围都是喜悦的。所以,爸爸也是家庭氛围好不好的关键。
工作忙碌的爸爸们,如果我们有时间还是应该多陪陪自己的家人,他们可能比那些朋友更需要你,你的丁点付出,都会让家里充满阳光。
③自我觉察,做好负面情绪管理。
身边一位朋友,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烦心事多,就习惯吐槽、发牢骚。
发现儿子不大爱亲近自己后,她特地买了一个“不抱怨手环”。
只要一觉察到自己在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坚持做到手环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
就这样,朋友慢慢改掉了发泄负面情绪的坏习惯。
父母要学会自我觉察。
特别是自己内心有大量的负面情绪积攒时,要用正确的方式化解,比如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或找身边成熟的人倾诉,调整状态。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什么话都对孩子说,孩子还小,承受不起父母情绪之重。
结语:育儿即育己。
把自己还原成一颗种子,重新学习和成长。
迈开学习的脚步,很大程度是传递一个信号:孩子,爸爸妈妈愿意为了更好照顾你,重新开启学习之旅。
而这件事,本身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力量。▽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无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茁壮成长。
他的能量支撑自己走多远,离不开父母的精神供养。
从今天起,为了孩子,请好好滋养自己。
只有父母成熟了,成长了,孩子才能更爱自己,活出生命的价值和希望。
点个在看,与父母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