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开封市三十三中张丽娟老师的课,总结了一节成功的课要在教与学两方面有突破的几点内容,但要具体操作起来,需注意以下一些细节。
一、创设反常规情景,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的实验可以吸引住评委老师和学生,而且可以起到示范性作用,实验设计尽量来源于生活,而且要具有推广性,这样的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
二、避免一问一答式教学设计
实验的设计只要能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即可。
三、提出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金钥匙
实验的设计,目的是要训练学生观察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引导性问题要简单、清楚、方向性强
我们提出的问题不能过细,不能考虑的面面俱到,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应多加一些方向性强的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
五、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前备课的时候认真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预知学生会生成哪方面的问题,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六、细节中培养科学态度,实验中渗透科学方法
我们课堂上的实验最多只有经过三四次就得出了结论,但很多的物理规律并不是说几次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的,应该提醒学生这些实验结论的得出,都是科学家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和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
七、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
其实物理学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结合非常紧密,我们身边的一些常见物品就可以拿来做物理学实验。我们在用这些简单物品做实验的时候,要有创新性,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要具有实用性,让学生意识到这样的探究很有用、很有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位教授曾说过:方法学就是聪明学,学方法就是学聪明。是的,好多我们学过的知识忘了,留下更多的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