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研二在读,学习市场营销六年之久的商科学生,一直以来读的营销类教材都是人大出版的国外经典教材,比如科特勒&凯勒的《营销管理》,以及凯勒的《战略品牌管理》。但是不得不说,这些理论固然经典,在中国这个高度互联网化的、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总让人觉得理论与现实有些脱节。而且这些经典国外教科书中的实践案例,大都是很多年前的国外品牌,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有些都未曾耳闻,不易理解是很正常的,而且参考价值也有限。
这点我相信很多在国内学商科的同学们,尤其是学营销、学品牌的同学们都感同身受。然而没办法,多年来确实没有高度体系化的适合中国学生的品牌学科教材,毕竟学术上各个细分领域的创新理论再多,也难以被汇编成一本上升到战略理论高度的教科书。
不过好在,这本书的问世,总算是打破了这个瓶颈!!今年6月上市,由人大出版的这本《战略品牌管理——企业与顾客协同战略》,融会贯通古今中外品牌理论,并且基于中国这种特殊新兴市场环境,总结创新出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中国的战略品牌管理理论体系!而且这真的是一本教材,不是普普通通的阅读材料,还是人大出版的教材,质量肯定有保证。
刚拿到这本书我就迅速阅读了前言部分和目录,毕竟目录能直接看出书籍的理论逻辑是否全面合理,然后大致翻阅了前三篇的内容。看了之后是超乎想象的惊喜和震撼!想强烈安利每个营销人品牌人去买来仔细研读学习一下,因为这本书真的是高度理论体系化的教科书,关于品牌经典理论的总结之全面到位,创新理论体系内容之充实完善,而且章节后面的实践案例大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品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理论应该如何思考运用到实践中。可以说是非常干货,但是读起来又完全不会很“干”,内容通俗易懂,堪称教科书中的教科书。
这本书主要提出的新理论是,在品牌管理层面,需要把品牌的战略本性和顾客导向结合起来。相信学品牌的同学都知道,卡普费雷尔提出的企业导向和凯勒提出的顾客导向品牌管理理念,最为经典。而这本书的作者,战略品牌管理专家、管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佳讯老师,经过21年来对品牌领域各个分支的实证研究,从战略的角度,综合企业级和顾客级的品牌管理理念,企业与顾客协同的理论逻辑,以全球经济中的中国市场为背景,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品牌发展的成就为基础,以管理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建立新的战略品牌管理理论体系。
这并不是企业角度和顾客角度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企业+顾客”就等同于市场角度。作者提倡在管理范畴而不是局限于市场营销领域,认识和理解战略品牌管理应有的理论视野、思维格局和行动取向。何老师把这个理论视角称之为企业与顾客协同品牌化(Firm-Customer Synergetic Branding, FCSB),具体包括两个理论:企业级品牌战略理论,企业与顾客协同共建品牌理论。这两个理论思想贯彻于全书。
西方的教科书以西方成熟市场为背景,其理论体系有助于在职能部门层面上指导具体的业务工作,提升工作成效,通常我们称之为品牌管理。但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环境中,品牌与企业共同成长,如果在市场营销职能部门层面开展品牌管理工作,并不能真正实施企业级品牌战略。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更是和公司的创业路径和战略交融在一起的,如果仅是从市场或顾客角度看待品牌管理,并不能解决品牌真正成长和壮大的问题。
为此,何老师在新教材中对“战略品牌管理”作了基本定义:战略品牌管理是在企业级层面把品牌作为企业战略而形成的管理理念、制度、方案和行动。其实质是站在战略高度对品牌与品牌化进行长期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简单地说,战略品牌管理是品牌战略的管理组织及其实现。
除此之外,关于品牌的一切,你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包括如何定位品牌价值,如何创立品牌资产,如何从顾客、企业、平台的角度去建设品牌资产(这是第三篇的内容,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篇章,太系统全面而且细致了),以及如何去提升、管理品牌资产,长期化、全球化、商业化运营品牌。关于品牌管理的每一个细小知识点,都有非常详细的理论逻辑作解释。
仔细阅读消化这本书,你的头脑里会建立起一张非常完整清晰的品牌知识网络,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从业者,不管是学术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现在关于品牌营销的内容真的满天飞,要有清晰的逻辑思考,提炼出战略指导框架,其实真的很难。这本书的出现太及时了,非常推荐每一个对品牌管理有兴趣,想要系统学习品牌知识的朋友购买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