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什么是激励

工作中的激励,是通过外部手段或内部引导,激发员工的工作意愿和动力,让其主动朝着组织目标努力的过程。激励是我们在工作中最感兴趣也最敏感的话题,那什么是激励,之前我认为就是简单粗暴的升职加薪。现在我认为激励来源于你的内心需求。

公司的从我入职到现在第五年,没有任何一个月是拖欠工资按时到账,哪怕是疫情最难的那几个月。看起来只是正常的公司责任,就是这一行为让我感恩公司,甚至可以自豪的对我所有朋友去“炫耀”公司的行为,这对员工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激励,也就是我们国展从8月延期到9月的漂亮业绩最好的提现。

为什么涨工资不会带来满足感?

其实人的欲望是很多的,不只是一味的涨工资就会是最优方案。需要涨工资就要使多数员工获得机会,否则涨工资的结果就是,得到的员工没有满足感,只是降低了不满,得不到的员工会非常不满。例如一家公司给本月出业绩最高的员工奖金,有大客户有大单子的一直都是那几位,给久了不会便再有激励作用,只是降低不满而已,不会再有满足感。那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是除了有少数人得到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激励因素必须是可以变动的,不能固定。固定下来的只是让一小部分人有动力。另外的一部分人也是大多数人是不是更能影响整个团队的进度。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关注大多数的最低需求,其实对任何人,未被满足的最低需求都是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当这些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这些人会做出极端的行为。比如,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但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的最低需求是归属需求,一个中国人如果发现他不能归属在某一个类别里面,他认为他的生存就没有价值。自由职业者很少,即便是自由职业者,也会想办法进到一个圈子里面,或者想办法构成一个圈子。这就是归属需求。

有没有团队的归属,有没有对公司的归属感?

我们是不是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久了都不愿离开或者接受变动,是我们安于现状还是有了更强的归属感不得而知。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关心的不是人们的流动性,而是关心人们为什么不流动,留在组织里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激励政策不够优化还是因为没有得到成长变化。如果大家都不流动,不是因为需要发展,而是因为生存需求得到满足,这对于组织来说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组织一定得不到发展,因为在组织里的人,都没有发展的需求,而只是生存的需求。这时候的激励政策应该是帮助每个人去做身份的转化,在市场环境中,在公司管理,团队贡献中都可以做出调整。学习到不同的内容去接受更新的项目,学习力、团队荣誉感更强,才使得我们有动起来的力量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守着“资料”。

个人成长需求、团队中的经验、发展水平,都需要被激励的,如果不注意,可能就会放弃一个需求,尤其放弃成长需求的时候,对公司就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文章中说:问柳传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说就是“定战略、搭班子、建队伍”。所谓搭班子,就是给大家发展的平台。美的集团也是如此,不断地拆分业务,提供更多的平台让经理人成长起来。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关注到核心员工的发展水平和团队经验,因为这些因素决定他们的需求力量。如果他们认为没有可能上升和发展的时候,企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原始动力。

所有的激励都是从需求出发,在什么岗位提什么需求,你的最低需求是什么,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