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当下的力量》阅读心得:
《当下的力量》这本心灵哲理性的书籍真的是很深奥。若不是有类似心理经历过程或者从未觉察到自己心灵活动的读者来说,真的是很难理解作者阐述的道理的。
说实话,这第一遍我不是全然读懂的。只是针对部分章节,对自己曾经发生过的心理象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书籍对照来说说自己的感悟。
对于“瓦解痛苦之身”这个章节,我想探讨的是痛苦的来源,以及如何瓦解痛苦。书中作者的观点是:痛苦是人被未察觉的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从而就自然地产生了。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通俗地理解,我想是不是“纠结”、“矫情”?
结合生活案例: 炎炎夏日,正值中午,结束上午三个小时的课,打车飞奔回家。一进门,放暑假在家的娃翘首以盼等着我回来。只会外出挣钱,毫无“生活自理能力”(家务方面)孩子爹躺在空调房看手机视频。(本质是等着老婆回来做点吃的再出门工作)。此情此景,我倍感失望。思维中冒出:自己真是可怜没人爱的主,难道在家的人还要等着不在家的人回来做饭?正常不是在家的人把饭菜做好等着没回家的人吗?只怪自己没好命。老了也别指望这样的老头子,幸好我有女儿这件“小棉袄”。
很多年前一直是这样的想法,越想越生气。换作是泼辣的女人早已把老公骂了个狗血淋头。反过来想,既然能够泰然躺着不做饭的老公,起初也不会为自己娶一个泼辣的女人。
不过最近看了关于心灵类书籍,这样的状态只持续了不到5分钟就化解了。以上的想法都是我的思维在控制着我,所以痛苦就诞生了。当我意识到这种思维的存在,我知道要摆脱这种痛苦只有自己停止这样的思维。不用思维去与他人产生联系(丈夫和孩子)。有句话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不用思维去联系过去和未来。当下就是当下,接纳没有人主动做饭的当下,当下我应该放下包,洗洗手,卷起袖子做饭,这饭不是为别人所做,这饭是为自己而做。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妻子真是可怜,这样的丈夫真是可恨。可是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真实情况是:丈夫认为做饭真的是他不会的事情,做饭也超级难吃,浪费食材。偶尔躺着看看手机也想放松以下,毕竟一天工作8-10小时。当女人觉得这是丈夫不爱自己的表现时,男人根本不认同做一顿饭跟我爱不爱你有丝毫的关系。这真是两个世界的思维啊!如果女人总是纠结在这样的思维里,男人会觉得莫名其妙。类似这样的情况下吵架或离婚也就出现了。
正如书中所说,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的思维里解脱出来。所有的痛苦实际上都是一种幻觉。
人类的很大一部分痛苦都是没有必要的。
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闷闷不乐;拿着上万元的月工资却郁郁寡欢;全职照顾家庭的妈妈身陷抑郁;衣食无忧的少年却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你说种种情况归结于此,本质不是让自己的思维所奴役而痛不欲生吗?
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可能吹空调太久,右脚脚趾突然抽筋疼痛。我哎呦哎呦地告诉老公我脚抽筋了。按思维的正常剧本是:老公应该马上过来帮我按摩一下脚让它恢复正常。可是男人的思维可能是木头或石头做的。他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见他不明点,后来我明确指出:你难道不知道过来帮我揉一下吗?他一本正经的回答:抽筋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我不舒服的时候你也没帮我揉啊!对他的好,他真是瞬间失忆啊!
如果我是一个刚谈恋爱的女青年,面到这样的男友肯定火冒三丈或者暗自神伤,泪眼涟涟,觉得对方根本不爱自己。作为已婚近15年的我来说,成熟的心智告诉我:接纳不尽人意的丈夫,我不会那么痛苦,即使你痛苦他也感知不到,即使感知得到,他也觉得莫名其妙,不可理解。当我明白了停止思维对过去和将来和他人的联系后,只关注当下,突然内心充满了力量,也就不会失望,更不会绝望了。痛苦或不痛苦都是我自己能够掌控了。这一认知与“人生要学会课题分离”的观点很接近。
总之,瓦解痛苦之身的法宝是:你要成为观察者,意识到思维的存在,摆脱思维的控制,瓦解对思维的认同,停止与过去和未来的联系,活好当下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