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用心的聆听
一次深度的探索
一次由一身冷汗――热血沸腾――静心沉思的旅程……
2020.2.29,张安仁老师带我们走进哲学中的教育,他是谁呢?他是安仁少儿哲学工作室创办人,苏州半书房学术总主持、课程部主任,北京月半教育科技教研总监……是个真正做教育的人,更是一个有大爱的人。各位老师身在全国各地,彼此是熟悉的陌生人,面对冰冷的屏幕,却能聆听有温度的讲座。让我们一同走进《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哲学与教育目标分类学相结合的问题设计思路》这个有深度的课堂吧,一起思考一起探究!
课程与教学
1.知识 学习 课程
作为一名课程设计者将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课程?三者是有层次的,对“知识”和“学习”的定义决定了对“课程”的定义,以及课程如何设计。如果将知识定义为需要背记的材料、信息,那么相应的,“学习”也就会被定义为背记材料和掌握背记的技术,“课程”就是对背记材料和背记技术、背记活动的规划。因为我们现在是在做课程,所以今天我们就先从课程应当具备的特征开始思考。
2.课程应当具备的特征
这就是一面镜子,把自己的课程与之相对照,并思考自己的课程具备了几项特征呢?若是不具备,我们又应该做哪些改善呢?这里的每一项都值得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更有助于把知识更巧妙的更全面地传递出去。课程传递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或一种认知,课程则是供给学生深入理解世界和形成对世界自我认知的原料库。
3.课程编制过程模式
共有五个部分,但其核心是哲学。核心可以帮助分析目标确定的是否正确,有理论结合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例如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思考怎样生存在这个世界,怎样对待这个世界。由哲学出发确定目标,再由目标确立教材和方法与组织,最后进行评价,是否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呢?由此又回到了目标中。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循环改进再创造!
教育目标分类表
1.概念的理解
教育目标分类表分为两列:一列是知识维度,一列是认知过程维度。对于概念的理解,安仁老师举出事例,进行一一说明,让抽象的内容,变得清晰明了,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并能够实时与老师互动,进行答疑解疑。以《南辕北辙》为例,对记忆与理解、思考、元认知,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说明。做任何事情目标一定要明确,态度一定要端正,并要进行时时的反思。若是上面的某一处出现了错误,就应该及时纠错,并不断的给自己或是学生提出“问号”。
2.教育目标结构――一个动词+一个名词
一个名词是想要教给学生的内容,一个动词就是他可以获得的能力。比如:记忆事实性知识或理解事实性知识,应用事实性知识等。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都能不自觉的应用到这些方法,自己却不知道,没有把它上升到理论层面。安仁老师说,理论层面没有这么高深,所有的理论背后都是我们人人所具有的自然的思维状态和自然的思维规律。
3.测试+问题框架
本次的分享是哲学与教育目标分类学相结合的问题设计思路,针对阅读的测试内容分为检测阅读状况,回顾阅读内容,文本细读,批判性阅读,探究性学习五方面。提出的四大类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安仁老师说,这四类问题其实就是哲学家所有的问题总结分类一下,就是这四类问题。例如《来自动物王国的呼救》这一课所提出的“分析、推理人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我们就可以问“人和动物不和谐相处会怎样?”“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了又会如何?”“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好,还是不和谐相处好呢?”因此可以做出判断,才能将此种情形转化为另一种情形。接着又会思考,真的是这样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当在恰当的层面、范围思考问题。一个个问好,一次次思考,一次次验证……
安仁老师为了更好的呈现理解这四项问题,为老师们提供了几道选择题,并不是单纯的只选择了一个结果就结束。而是带领大家进行思考,辩论,研究中,紧紧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展开一系列的发问,模拟了一下师生关系。就在这样一个有趣的过程当中,既完成的知识维度,也完成了认知过程维度。一切看似又是这么简单,恍然大悟,这就是哲学与教育目标分类学向结合的问题设计吧。
哲学研究和思考的对象就是生活,哲学若是一门课的话,生活就是它的教材。
再次感谢安仁老师的亲情分享,两个小时的时间,由起初的似懂非懂,到后来的热烈讨论,我们似乎懂了哲学,喜欢上了这门课程。作为教材的生活,作为生活中的我们,我们应该携手同行,向着更美好的远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