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你觉得呢?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临近要截止时间,才发现事情什么没干,在外部的压力下焦躁万分,一边埋怨生活的无情催促,一边又为曾经的拖延而自责,但奇怪的是,结果往往不会太差:总算挑灯夜战也把事情应付过去了。
这只是对于那些有“deadline”的事情,虽然心里万分不愿意,可身体还是很老实的被推着走,一般这些事情都是迫于环境压力,不得不在特定时间去做的,比如老板要求。但是对于那些完全出于自己内心,非常愿意和渴望,自主性很强的事情,没有来自环境压力下的“deadline”,根本不会去做,只有无数个立了又立的flag。往往这些出于自我决定的事情,要么被逐渐遗忘不了了知,要么等到问题出现而被迫去做。
为何主动执行这么难呢?反思一下,我们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并不是不想做,而是因为特别想做,而且特别想做好,甚至为此做了万全的考虑和计划,可是每到要开始行动的时候,又会畏畏缩缩,感觉自己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些其实都是——伪完美主义。
伪完美主义的特点,就是反观过往经历,似乎都没有真正创造出和“完美”相匹配的成绩,却对现在充满高标准严要求,喜欢过度准备和拖延。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是出于自我保护,尽力在逃避,害怕到最后,看到自己的失败和无能。只要不开始,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是“因为我失败了”,而是“因为我从未尝试过”。
但是现实很残酷,你出于害怕失败的恐惧感,开始了过度准备的拖延,看着浪费的时间倍感内疚和焦虑,但是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多,于是更加恐惧做不好,永远陷入死循环的牢笼了。其实关键的问题在于有一种过渡准备的惯性思维。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种思维惯性早就在我们的心里扎根了,因为从小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就隐含着这样“为以后做准备”的价值假设,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等等。加上我们所接受的信息不完全,导致认知上的误区:认为那些能做好的、做对的人和事,都是直接就做好、做对的,这就是一个天真的想象。
那么真正的完美主义是怎样的?由不完美到完美,才是完美主义的精髓。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并不抗拒失败,也不期待一切尽如人意,但只要开始了,就不会放弃改进的机会,让结果变得更好。
那这种真正的完美主义又是如何思考的呢?关键就是——MVP思维。MVP(Minimum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指使用最少资源、被快速制作出来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
按照传统的行动方式,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在埋头准备,看似完美的规划却往往会被现实猝不及防的打败,正如陷入内疚的死循环,异常脆弱,不堪一击。因为真实环境是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而MVP思维则能够通过低成本、快速试错的方式,更好的适应环境。
那对于个人,具体何如打造MVP呢?个人MVP有以下标准:
1、产品是结果,不是过程。
2、 产品是输出,不是输入。
3、 产品能被他人使用,创造正向价值。
比如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去参加了某个课程,【听了学了】只是过程,【记录笔记】只是输入,【总结分享】才是输出,【反思与实践】才是结果,而且这个输出与结果,是能够交付给他人,让他人获得价值的。
追求完美就是在这样一个个小小的产品中,获得反馈,持续行动与调整。
当然,仅凭MVP思维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借助力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干预——MEPS行为干预模型。主要分四个方面进行干预:
M(Mental):心理干预。将【需要做的事】和【对自己重要的事】相关联。
E(Environment):环境准备。提前将要用的东西准备好,消除引发拖延的负面因素。
P(Plan):方案设计。拆分成小任务,并将每项任务截止时间提前,预留缓冲时间。
S(Supervise):监督执行。寻找他人进行过程监督,约定惩罚措施。
比如,想要看一本书,从心理上,那就将看的这本书,与自己认为真的很重要且有强烈感受的事情相关联,比如一直困惑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希望自己的无知而犯旧错。环境上,将这本书放在最显眼位置,清空其他诱惑因素,为自己铺好路。方案上,制定任务计划,利用MVP思维去执行,比如看一小节后发朋友圈总结分享心得,加上截止时间,之后逐步迭代升级。监督上,需要身边人帮助,没有达成小任务就惩罚,惩罚的内容必须是真的让自己难受。
以上的MEPS模型与MVP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加主动的去执行,但不管什么方法,空想都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始真正的应用与实践,才会出现改变。先去做,再做好,先完成,再完美,只有先完成了,我们才有资格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