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2]服其劳;有酒食[3],先生[4]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侍奉父母,想要长期做到和颜悦色很难。[2]弟子:年轻的子弟,此处指代儿女。[3]食:(美味的)食物。[4]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或父母。
【译文】
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若想经常保持和颜悦色的神态最难。有事情的时候,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东西,让父母先吃先喝,难道这样就算是孝敬父母了吗?
感悟:敬是尊敬,是打从心里的瞬时外在的顺着老人的话,顺着老人的情,顺着老人的心意。孝顺老人,有的子女对老人孝敬有余,顺从不足。看不惯老人吃剩菜、舍不得花钱的习惯,宁愿“吃亏在眼前”,也不想听“老人言”,子女们总想试图改变老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本以为自己对老人很好,却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孝顺老人更应该从老的内心和情感需求出,让老人心顺气顺。我们无论走多远,记得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唠唠家长,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讲完,小时候老人哄我们高兴,现在需要我们一样多让老人开心。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经常给老人打电话问问身体情况,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其实更强调的是“顺从”,也更突出了对老人的心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