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家徐再思,以一首水仙子夜雨,把乡愁写到极致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

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笔下的苏州吴江,美似一幅画。十几年的羁旅生涯中,徐再思对江南情有独钟,他寄情山水,以文字记录的吴江八景,仿佛是一幅幅流淌的水墨画。

他诗中的太湖春波,唤起凌波仙人梦,离情汲汲,潭影悠悠;古老的龙庙甘泉,浸一泓碧玉流香;浪漫的洞庭白云,舒卷无心为时用,出现于襄王梦里,高僧屋内,彦敬图中;前村远帆,行万里程,过三州界,把湖光山色分开;更有那呼童唤酒、醉倚孤篷的老渔翁,雪滩晚钓,醉了古溪。

古朴的华岩晚钟,在山谷中回荡,振聋发聩,让人豁然开朗,大彻大悟,宛如涅槃重生,惊醒了蝴蝶梦,引得龙神侧耳倾听,夜坐高僧回禅定,诵琅函九九残经。

最让人难忘的,是西山的夕照,鸥鹭栖,牛羊下,水天一色映照红霞。清冷的暮色里,转晖老树,背影昏鸦,触动游子的心弦。

出生于浙江嘉兴的徐再思,因为喜欢吃甜食,自号甜斋。他的文字,也有一股独特的清甜味道。对于他的生平,无从考据。他留存下来的散曲、小令有一百多首。他的作品,与元代自号酸斋的贯云石的作品,被称为酸甜乐府。

徐再思的散曲,情真意切,语言清新唯美,对仗工整,读来口齿噙香。正如《太和正音谱》评价的那样,他的诗句,宛如桂林秋月,美轮美奂、让人动容。

徐再思的足迹,踏遍江浙、苏杭的每个角落。江南的一草一木,慰藉了他的心灵。故国沦陷,伤心的他四处游历,效仿古代的隐士,在山水间寻找安慰,求得心灵的解脱。隐居江南的岁月里,有诗词怡情、怡心,足矣。

江南的春天,让人流连忘返。沉醉于美景的徐再思,在一首折桂令春情中抒怀,感叹自己原本不懂相思,如今才知道相思之苦,痛彻心扉: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恼人的相思,无处不在。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最愁人。

徐再思的这首水仙子夜雨,纸短情长,短短几十个字,将离愁别绪写到极致。曲中的愁思,丝丝入扣,有感而发,毫无雕琢的痕迹。思乡情、浓浓的亲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清淡的文字里,透出浓浓的真情。淡极始知花更艳,用来形容这首水仙子,最为贴切。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元代〕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诗人以梧叶起笔,以芭蕉铺垫,将秋天的萧索与内心的悲凉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绘出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心境。秋雨连绵,下个不停,滴落在梧桐落叶上,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秋意渐浓。雨点落在芭蕉叶上,每一滴雨声,都增添一份乡愁。

在古诗词里,秋雨常被用来烘托乡愁。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凄美意境,连林妹妹都赞不绝口。南宋诗人叶绍翁客居他乡,在秋夜感慨: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感叹物是人非: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昔日繁华的兴庆宫和甘露殿,如今杂草丛生,秋风里更加萧索,楼前的台阶铺满落叶,却无人打扫: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历代诗人笔下的梧桐,成为秋天的代言者。朱熹在劝学诗中说,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南唐后主李煜,在词中深情地诉说离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与李商隐齐名的温庭筠,在《更漏子》中叹息: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晏殊笔下的梧叶,字字含情,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豪放豁达的东坡,深情起来,不输婉约派词人,他在《卜算子》一词中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将秋夜的清冷、凄凉写得让人动容。

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在诗中写道,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清新唯美。才女李清照在词中的叹息,字字含泪: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更归梦三更后”,生动地写出诗人半夜思乡,难以入眠的情景。三更在诗词中指代半夜,诗人羁旅他乡,半夜从梦中醒来,梦中的他,回到久违的故乡,和他当初离开时一模一样。醒来一切成空,故国都已不再,家园又怎能完整无缺?伤心的他,再也无法入睡。

纳兰笔下的三更雪,衬托离愁,浪漫凄美: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梧桐叶上三更雨,惊醒了东坡的美梦,再也无法找寻梦里的踪迹。贺铸词中的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徐再思笔下的三更雨,点点滴滴都是离愁。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诗人引用唐代马周的典故,感叹自己的人生。当年的马周,因为贫寒受到新丰旅店老板的冷落,后来他官至中书令,这一段往事被记录在《新唐书·马周传》里,令人感慨不已。

新丰位于陕西临潼,当年刘邦坐拥天下,将父亲从老家接到京城。无奈老人思乡心切,每日锦衣玉食也不开心,刘邦于是下令将街道改造成丰邑的模样,又在附近新建了村落、集镇,将丰邑的居民迁至此处。为老父亲打造了一个新的故乡,告慰老人的乡愁。新丰的名字因此而得名。很显然,徐再思在词中提及此事,意在烘托内心的感受。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背井离乡十年的徐再思,亲身经历朝代更迭,目睹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感慨万分,心中的苦闷、伤感,对于家中父母的担忧,都包含在短短十几个字里面。

元代朝廷对于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分外歧视,入仕无门,江南子弟大多落魄无奈。徐再思身为南宋遗民,亡国之恨挥之不去,北上求职之路坎坷,前途渺茫。难以诉说的落寞,漂泊异乡的悲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诗人的心。

人生的失意无力改变,家中的父母日夜为自己担心,想到此处,诗人的伤悲,万般的无奈,一齐涌上心头。王国维曾说,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文学作品,各有特色。比如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为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徐再思的元曲,文笔清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通读这首水仙子,寓情于景,从侧面入笔,化用典故,词中未提及自己,却字字真情,诉说的,都是诗人的真实感受。雅俗共赏的元曲,诉说着元代市井百姓的悲欢离合,读来触动心弦,感同身受。

徐再思的一生,坎坷失意,秀丽的山水,成为他的慰藉。人生起伏、世事沧桑,内心的寥落寂寞,都被他写入曲中。

当年,徐再思在秦淮河的岸边漫步,暮色苍茫,映入眼帘的是衰草、落叶。夕阳西下,江水东来,他不禁感叹: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用简短的文字,把乡愁写到了极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1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58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6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8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0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49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04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56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8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9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6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44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8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50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