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几个老板,应邀走访南方一家目前在业内较拔尖的专业连锁总部。
在聆听运营部领导作简报时,我随手翻了一下他们的公司简介。
以为企业文化手册就是厚厚的一本或许100多页,当发给我们看时,才知道十页纸不到(当然随企业发展,未来会不会做增订未知)。
里头着实写的蛮对味附和时代潮流,感觉很贴近这一代年轻人的心。
其中,特别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是,这家公司要求全员遵守的生活守则,就只有12条。就以下详列:
一、我们不欢迎这样的伙伴:
1、伸手党;要么花时间,要么花钱,没有谁的成果凭空而来的(善于甩锅和喜欢占便宜的索取)。
2、营销党;(能说好几套,说多於做)
3、长期潜水党;(不止被动,一动也不动)
4、不爱学习、固步自封,听不进去不同观点;(不听别人说,只说给别人听)
5、人云亦云。(抱怨、好煽动)
二、我们希望你:
1、看到人就微笑,不管是顾客还是伙伴。(微笑是发自内心)
2、有爱心,利他心。
愿意主动给予和协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同一条船上。
3、爱学习、爱上进;可以慢,但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
4、内心和行动都愿意去输出:
积极参与群内互动/活动;观察同事有困难主动予以协助。
5、愿意分享、爱分享:
每天在群里面主动和同事互动,分享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6、可以犯錯,但不允许一錯再錯。
7、在这里工作生活,都要做到坦诚、开放,懂得尊重他人。
看看只有12条规定,几个老板相互对视著,我略看懂了他们有些疑惑的眼神。
原来他们会先仔细挑选应聘人员,花较长的时间和他们聊天,从中挑选比较适性的人员。会后,老板在吃饭闲谈中才告诉我。他学习不多,但学东西只抓重点。
原来10多年前,到北京上过我开的课。他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我说:做服务业的人,必要具备三点:微笑、抗压和美感(感性)。他这人做事一根筋,真把我所教的照搬照做,从开第一家店就落实到今天依然。
确定进场后,会花7~15天不等的适应磨合期。这段时间他并不急着让他上工。
【旧带新】:让资深优秀人员带领新进的伙伴,包括用餐、学习、生活和工作。让他适应公司相关的工作流程,一起生活要注意的细节,包括上课时怎么学习,自已用什么心态去面对挫折,怎么改变和成长。
【结果】通常进来5位新进人员,能够留下2位这比例已经相当高了。
虽然一半以上的人不适应离开,但奇怪的是,这些没呆下来的人,在外头竟然是公司口碑的传播者。
据他们人事部门统计,这些当时在适应期没留下来的人,之后再回公司应聘的人,竟然有80%以上。
再回头应聘的这群人,是不是已经说服自己适应公司,因此立马可以上工。是不是往后在工作上,更能认同公司相关要求并配合公司呢!
有文字就有生命,
输出有价值内容,
让你的阅读有感,时间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