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所谓“习得性无助”,本质上是长期积累的负面生活经验使人丧失了信心,继而丧失了追求成功的驱动力。而要避免习得性无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情绪。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如果能在挫折中坚持下去,挫折实在是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习得性无助”的陷阱是我们大脑为了让自己适应绝望环境、免于崩溃而做出的妥协姿态。但平庸的人才需要妥协,只有坚强,只有走出“习得性无助”为我们营造的心理舒适区,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心得:习得性无助在中国的老话里叫破罐子破摔。是一种认命的生活态度。在这种心态下活着的人基本上就是行尸走肉。普通人大多想象不出这种心境是什么感觉,但不表示没有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如果分级的话,最严重称为“习得性无助”,那么我们至少也是在初级的“习得性放弃”和中等级别的“习得性沉沦”里挣扎。什么是“习得性放弃”,简言之就是遇到困难先想到放弃,只有不得不做才会逼自己努力。日常生活里,戒烟、减肥、早睡早起等等都在重复这一问题。什么是“习得性沉沦”?它要比“习得性放弃”严重,除了畏难情绪外,还有强烈的不自信,不是因为客观问题而放弃,而是主观对自己没信心而放弃。可心里终究还想挣扎一下,不想彻底失败,于是陷入周期性的自我否定——打强心针——遇挫折再放弃,这样一个怪圈里。长久以往就会堕入最严重的“习得性无助”。

        人心是很脆弱的,需要哄,需要善意的谎言,单纯的鼓励自己坚强,甚至斥责脆弱是懦弱,那是无视人性,必然无法长久。人类之所以群居生活,就是因为个体需要集体的帮助来承受压力,亲人、朋友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助力,所以我们需要疏导。

      因此,我们要学会爱自己,学会不较真,努力是为了提高自己,成功、失败都是副产品。要记得成功是小概率的,要接受自己的失败。相信自己,不是因为迷信成功,而是相信自己有接受失败的勇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案例】 李小辉究竟怎么呢? 他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 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
    潼妈_tong阅读 1,218评论 0 0
  • 结论: 习得性抑郁,经历许多尝试确实让你知道自己不可以控制某一事件,即使这一事件后来可以控制,你也不会再次尝试。 ...
    PMida阅读 2,210评论 1 2
  • 对人的启示 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
    木子火乐_4642阅读 992评论 0 0
  •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由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
    天涯若有邻阅读 3,788评论 0 1
  • 食人的巨型白兔、擦去血迹的太刀、路灯打在车内少女苍白的脸孔上明暗交替......这可以是想象,也可以是现实。日本的...
    生而为猫阅读 3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