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时时想改变自己,打破混沌的生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有力量,能对抗生活的惯性,走上觉醒的人生之路。
因为昨天晚上有点失眠,早上醒的不太早。迷糊中醒来,老公已在厕所里。手机不在床上,昨晚为表明自己远离手机的决心,特意当着儿子的面把手机放在沙发上。
屋子里还一团模糊,根据老公起床上班的时间,我判断大约接近7点,和那些早起的人相比,已经很晚了,但是想着昨晚的失眠,我决定还是继续睡。可是不知怎么的,意识却一点点清醒起来。睡眠这东西对于我来说也如同叛逆的孩子,非常不听话。昨晚明明一开始想把巜怎样写出一个好故事》这本书看完再睡的,谁知看着看着就想睡觉了。等把书放下,去床上睡觉,却又翻来覆去睡不着。
雨还在下,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吧嗒吧嗒的敲击着玻璃窗。冬天一下雨,天气就变得寒冷,让人一直想缩在温暖的被窝里,不想让身体接触那寒冷的空气。想着既然睡不着,就起来吧,世界上那些早起的人早已经在不知名的地方精神抖擞迎接新的一天,心情愉悦地锻炼身体,孜孜不倦的学习看书了。可是思想拗不过身体,身体一动不动,仍然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脑子里有两个声音在进行着拉锯战,一个说:“起来吧!已经很晚了。你不是要自律,要改变自己吗?"一个说:“这么冷,我起来干嘛?做什么也没有心情啊!”内心的战斗传递到身体上,于是在被窝里翻过来又翻过去,被窝其实已经不那么温暖了。
挣扎磨蹭了半天,内心的两个声音互相妥协,决定躺在床上看书。艰难地爬起来,去客厅沙发拿手机拿书,并随手拿了一个沙发靠垫。抬头看了一下客厅墙上的挂钟,7点十几分。不早不晚的时间。
回到卧室,打开灯,拉开窗帘,虽然床是靠窗的,因为是阴天,城市被迷蒙的雾笼罩,光线还有些阴暗昏沉,加上自己的眼睛本来就不好,所以必须开灯,即便开灯看起书来仍然很吃力。
接着看《怎样写出一本好故事》,一般看一本书在看之前总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希望在书中看到能贴合自己内心的东西,或增长知识,或学到方法,或提升能力,或丰富思想,或产生愉悦感。
我以前很少买书,因为很少阅读,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是被手机丶电视丶麻将丶网络小说丶逛街丶美容丶闲聊、睡觉丶胡思乱想等占据和瓜分了,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看一本书,提升一下自己。就算看书也不会去花钱买,只会去网上看电子书。这个寒假才陆陆续续地从网上购买一些书。
出于想学写作的心理,最近购买的书都是和阅读写作有关的。我迫切希望能从《怎样写出一个好故事》这本书中学到写故事的技巧,让自己也能编出生动有趣的吸引人的故事。然而,这本书大多讲述的是小说这种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概念,基本构成,基本创作原理,能让人学到的很轻松的方法和技巧基本上没有。我深感失望,甚至觉得书买的不值当,几次想弃书。但想到前几天花24元5角买的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那也只是薄薄的一本书,只花两个小时读完了,读完之后觉得空空如也,什么收获都没有。当时也觉得亏大了,但是现在却能用书中的话来劝说自己:
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呢:一本书,不要求100%的内容都对你有用,只要其中有1%的内容对你有用就可以了。
既然这本书已经买了,那么我就像印南敦史说的那样一一让这本书像流水一样从脑海里过一遍吧,至于能留下什么,能收获什么,就顺其自然,不去强求。
这样一番自我说服自我解释,剩下的70多页书,不知不觉看完了。甚至有一种成就感:哇,这么快又看完一本书了!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哟。
初学写东西,因为我缺乏天赋,缺乏想象力,所以偏向写实,通常只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写一写自己生活情绪的碎碎念。我总是想完全照搬生活,当我无法准确如实描写眼前所看到的景物,无法准确如实记录生活中的事,无法准确如实传达内心的想法时,就会产生沮丧感、无力感、迷茫感,然后就一次次怀疑自己,进而一次次放弃自己想写点东西的想法。这本书告诉我,小说虽然以现实为基础,但是与现实有很大不同。例如谈话,现实生活的谈话多是散漫而不连贯的,其中不切实丶太琐碎和无关紧要的成分太多了。小说里的谈话则完全相反。小说里的谈话则是精炼和扼要的。现实中的许多事情都是片段的混乱的丶没有条理的丶不符合逻辑、也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所以要想如实的去记录还是非常困难的。明白了这一点,无形中就减轻了我心理上的一些压力。
书中讲到小说的创作时间,进行小说创作,不能急躁要有耐心,要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初学者一年能完成两部中篇小说就不错了。而我经常急于求成,很想写出优秀的文章,写出让人一看就喜欢的文章,写出那些爆款文章,写出那些十万加甚至百万加的文章。能写出畅销书,一举成名更是梦寐以求的事。可是自己的能力严重配不上自己的欲望和野心,在写作这条路上,我似乎都还没有开始迈步,连简书上的日更100字都坚持不下来,写出来的文章也没有人看。写作成功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天赋,二是勤奋,我一个也不具备。经常看到简书上有些作者日更几千字,甚至上万字,一年就写好几百万字,我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更加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每天都在烦躁不安中度过,更加不能静下心来去好好琢磨怎么写出自己的东西。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写作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我必须接受自己的笨拙,自己的缓慢,排除自己心理上的障碍。再说了写作不一定要成名成家,不一定非要写出伟大的作品。有的人写作只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一种对抗无聊生活的行为。写作就是一场人生的自我修行,清除心灵的杂质,获得内心的澄静和安宁。
在日常生活中,从表面上来大多数人都是顺风顺水,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没有经历什么特别的风雨和困境,每个人的内心都时不时的受着煎熬,感到痛苦,感到茫然,还有其他许多莫名难言的伤感、愧疚、不甘丶嫉妒等坏情绪。我们的内心那样敏感,那样脆弱,那样易碎,那样摇摆不定,那样容易被外界挟持,我们需要获得内心的力量,以支撑我们安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写东西是自我调心的最好的方法。
看完《怎样写出一个好故事》这本书,时间也来到了九点钟。该喊儿子起床了,儿子18岁,今年刚上大一,一所不好不坏的大学,排名处在末流的211和双一流大学。对于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儿子,我期望他在大学里能接触到新的思想,充满健康与活力,对生活充满热情,做好人生规划。但是寒假里,儿子的生活方式让我深深担忧,晚睡晚起,白天手机和电脑交叉使用,都是为了打游戏,不看书不运动也不做家务活。我为他的健康担忧,也为他未来的人生担忧。这个寒假我变得无比罗嗦,一次次的提醒他引导他,让他自律,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放下手机,制定目标和规划,读读书。可是他充耳不闻依然如故。
每天早上都是同样的场景,九点左右,推开他卧室的门,他仍然在呼呼大睡,手机在他的床头边,我小心翼翼地喊着:“儿子,起床了!"他皱着眉头睁一下眼睛,似乎不高兴地看我一眼,从平躺转到侧身,又闭上眼晴睡。我无奈,接着催促:“赶紧起来,我要煮早点了。你说今天早上是蒸水饺还是煮汤圆呢?"儿子勉强的说:“随便!”我说:“那就煮汤圆喽。”儿子从鼻子里嗯了一声。
我不再管他,去厨房煮汤圆。我边煮汤圆边收听今日头条上的文章。心情比较轻快,《怎样写出一个好故事》这本书里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报刊杂志和别人的文章来收集素材,想到我现在是争分夺秒的在收集素材呀,因此很振奋。
然而当我听到没有规矩的家庭比没有钱更可怕》这篇文章时,我的内心变得无比沉重,充满了愧疚和悔恨之情。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在儿子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我只顾自己玩乐,自己消遣,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很少去陪伴儿子,没有对儿子加以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和教育。老公倒是一直勤勤恳恳地为这个家付出着,劳作着,尽心尽力地陪伴儿子,照顾儿子。但是他的思想境界有限,也不能在思想上精神上很好地引领儿子成长,反而因为过于重视成绩包办孩子一切而让孩子自理能力很差。
老公因为家务活做的比较多,内心不平衡,看我处处不顺眼,跟我讲话难免也有些唠叼和刻薄,当着儿子的面会指责我这不是那不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反的,他会拆我的台。因此我们经常会闹得不愉快,这种不愉快的吵闹的抱怨的压抑的家庭氛围也对儿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儿子也对我这个妈妈没有什么感情,我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存在着种种障碍,所以对于我的提醒和教育他只觉得反感厌烦。
想起儿子对我的种种反感和对抗,想起儿子九岁那年说的一句话。九岁那年寒假,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到上海的姐姐家,儿子不怎么理睬姐姐,姐姐很不高兴,也很疑惑。她问儿子:“你为什么老是不理我?”儿子竟然冒出一句:“因为你太丑了!”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姐姐,也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的儿子竟然如此不懂事,如此不礼貌,如此不尊敬长辈。那么在他的心里,我这个天天穿着睡衣,不修边幅,蓬头油面,邋遢懒散的妈妈也一定是丑陋的。难怪他对我这个妈妈没有什么感情,不喜欢我这个妈妈。
对儿子教育的失败,其实是我人生很大的一个困境,这个困境目前对于我来说还是无解的。
汤圆煮好之后,儿子起床了,我们边吃汤圆边听着今日头条,我们共同听的正好是《没有规矩的家庭比没有钱更可怕》。
吃完汤圆,我又开始提醒儿子,但是我换了一种方式,我想着他已经长大了,我决不能简单粗暴地对他批评说教,那样只会引起他粗暴的对抗。我开始推心置腹地跟他诉苦:“儿子,你看妈妈是一个不太称职的妈妈,对你的教育也比较失败,这其实是我人生的一个困境,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接着还是一番老生常谈:自律丶早睡早起丶珍惜时间丶放下手机丶阅读反思等。儿子还是和往常一样基本不回应。最后我说:“干点家务活会增加对家的责任感。中午饭你来做好吗?”儿子说:“不会做。"我说:“那你下米吧。”儿子轻轻“嗯”了一下。
那本书对我的影响还在继续,我想我为什么不会写故事呢?因为我不会展开情节,不会把情节转来转去的,我以后看书的时候,一定要留心别的作者是怎样把情节一点一点发展和过渡下去的。我决定马上去看小说,对小说一些情节作点分析。
沙发的两头边沿很宽,可以用来放书。我在沙发靠玻璃门那头放一排书,我随手从中拿了一本书,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我已经借了好长时间,一直没看。不是抽不出时间,而是没有看的欲望。也曾经有几次拿起这本书翻了前面的两页,却不想往下看。
今天我决定认真地把这本书看完,但是刚看了一点就不想看了,书的质量也许不太好,字迹有点浅,看的非常费力。小说开头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和建筑物描写又太沉闷了,可能年代太久远,我和巴尔扎克所描写的东西隔着厚厚的墙,简直不知所云。这样一点一点看下去太痛苦了,我干脆跳过环境和建筑物的描写,只看故事情节和对话描写。不一会儿就昏昏欲睡,我勉强撑了一会儿又一会儿,把第一章《中产阶级的面目》看完了。终于撑不住了,我对自己说:“既然瞌睡来了,就去床上睡一会儿吧。勉强自己看也没有效果,还不如不看。怕耽搁时间,现在睡了中午就不睡了。
来到床上钻进被窝里,却又不怎么想睡了,我拿起手机想去百度上看一些更有趣的小说。然而又习惯性地浏览百度文章,跟随潜意识看到一篇百度文章,推荐古言小说《人面桃花笑春风》。不受控制的又去搜索这篇古言小说来看,一看就失控了,我的睡眠我的意志我的思想我的大脑我的灵魂我的自律我的一切全都瘫痪了,缴械投降了。我知道我今天干不了别的了,我今天的全部时间全部心力都只能用来看这部小说了。其实潜意识中我认为最有趣的小说就是网络上的古代言情小说。
周岭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解释了人们爱看金庸武侠小说的心理原因:故事击中了人类天性中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一一一及时满足。小说里描写的一切都让人心驰神往。悬念和谜团一个又一个,牵引着人的好奇心。人物完美有魅力,有貌有才还有能,那正是我们做人最高的理想啊!斗智斗勇、惩恶扬善来得那么痛快淋漓。男女主人公的历经曲折终获圆满的爱情更显难能可贵,更甜美浪漫,让人心向往。爱情之中再插入一些甜密的性爱描写,看的时侯身心似乎都跟着小说中的人物一样麻酥酥的。看自己喜爱的古代言情小说时,时间像光速一样,一瞬间就过去了。
然而我的快感里夹杂着愧疚,夹杂着不安,夹杂着担忧,夹杂着挣扎和矛盾。从理智上来说,我认为看网络小说,其实就是一种不良嗜好,跟儿子玩手机游戏,跟自己以前打麻将一样都是在无端消耗自己的时间,消耗自己的能量,消耗自己的生命力。前几年我因为如痴如迷地看网络小说,导致视力下降,脊椎出现问题,长出富贵包。这些后遗症一直给我带来种种困扰。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的,从网络小说的这个迷障里往外爬,但还是会时不时的经受不住诱惑。
我想着早上还在提醒教育儿子,一转身就管不住自己了,自己都做不到还好意思去管教儿子吗?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千万不能让儿子知道我在看网络小说,如果让他知道了,就更加不信服我的话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人设在儿子心里彻底崩塌,我强逼自己放下手机,按正常时间去做午饭,控制自己没有在吃午饭的时候边吃边看。吃罢午饭整个下午都是在床上度过,变换姿势看《人面桃花笑春风》这部小说。
很快做晚饭的时间又到了,强逼自己放下手机起床去做晚饭。用电饭煲煮上饭,打开冰箱,里面几乎空空如也,只有一颗包头菜。把包头菜切开,放进水池子里泡着,发现包头菜的里面竟然是紫的,开始以为包头菜坏了,变质了。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紫色的包头菜,用手去摸一摸,拿到亮光下仔细的看一看,又感觉包头菜没有坏,里面本来就是紫的。不过我仍然有些疑惑:这颗包头菜为什么外面是白绿色里面是紫色的呢?当然生活中有很多疑惑,你永远无从知道答案。
老公打来电话问要不要买菜?这正好趁了我的心,我告诉他家里没有菜了,让他买点菜回来。哈哈,我又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炒菜了,让老公回来炒,接着看小说喽!
不过我也小心翼翼的提防着,不让老公知道我在看网洛小说,怕他毫不留情的当面嘲讽我,拆穿我,让我无地自容。晚饭时,我同样控制自己没有边吃饭边看手机。
吃罢碗饭,我马上做贼心虚般来到卧室,关上门接着看小说。此时我更加焦躁不安,小说似乎只看了1/3,照这样下去,今天晚上肯定看不完了,还有熬夜的趋势和危险。怎么办?我浪费了一个白天难道还要去熬一个夜晚?不能这样。老公随时有可能进来揭穿我的行为,我感觉自己的行为已经成了一种见不得人的丢脸行为,一个羞耻的谎言。我越来越无法容忍自己继续下去。可是我还是想知道结局,无论如何都想知道结局。我开始跳着看,然后直接翻到最后十几章去看,九点左右我看完了结局。心里有些怅然,也松了一口气:今天的失控到此终于刹住车了。我疑惑:我这么慌里慌张,提心吊胆地看了一整天,难道只为了知道这一个结局?
想想吧,看这篇古言小说的过程掺杂了太多焦躁丶痛苦丶矛盾丶挣扎丶担忧的心理,已经感受不到多少快感和乐趣了。这不也正是我每天生活的写照吗?
还好,九点以后我回归正途,洗漱、看书、写点东西,十一点上床睡觉。
人生,自我改变何其艰难,会一次次放弃,会一次次挣扎,会一次次回到原点。
我原谅自己今天的失控,让自己放下包袱,明天再次踏上自我改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