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晨读最大的感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5.18晨读感悟《只需倾听》
会倾听,是一种能力。
懂得倾听,可以让对方觉得他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
这让我想起我跟家人沟通过程中的问题。
1.被尊重
我和老公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甚至有时候“三观”都不同。所以,每次他发表意见,我都不怎么赞同,所以越来越没有倾听的欲望。但是出于尊重,我还是会听,只是边听边忙其他事情。
其实,每次他说的话我都有认真听,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但是因为我的面无表情,还在做其他事情,所以每次他都以为我没有认真听,遇见他认为比较严重的问题,暴脾气还会发作。
现在知道了,尊重不止于心,还应该表现在行动上,以后一定改。
相信不少的家庭会因为日渐熟悉,会有这样的问题,看了今天的晨读,也赶紧改了吧,尊重,从身边人开始。
2.被理解
昨天,我和老公还就“孩子哭了,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讨论了一番。
老公认为:不能惯,否则孩子学会了见风使舵,很容易变本加厉,到时候形成习惯想管都管不了。
我认为:孩子哭,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玩具被抢了;想要做的尝试,家长不同意;想在外边多玩儿会儿,没有得到许可等。我们应该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接受“孩子还只是孩子”,不能用对待大人的逻辑和思维对待孩子。
比如:孩子在外边玩儿,已经很晚了,还是不想回家,但是真的已经太晚了,现实要求是必须回家了。
我的做法是:先给孩子一个限时,告诉她最多还可以玩儿几分钟。到时间了就果断回家。这时候孩子会哭,那就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宝贝,妈妈知道你还没有玩儿够,对吗?但是真的已经太晚了,不仅会影响你长身体,还会影响同一楼层的邻居休息,妈妈保证:明天一定再带你出来玩儿。
这时候孩子肯定还会哭,但基本哭一会儿,就没事了。
如果是这样呢?孩子哭了,你却说:就知道哭,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还不是为了你好。
相信对孩子的影响会相当不同。
所以,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理解她,很重要。
事实上,当我们和别人在沟通中有了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先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会怎样?让别人知道你理解她,即使意见仍然不同,但感情却不会被伤害。
其次,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情绪的波动,在处理对方的情绪之前,我们应该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3.被关注
世界上有名的记者麦开逊说:“不肯留神去听人家的说话,这是不能受人欢迎的原因的一种。一般的人,他们只注意于自己应该怎样说下去,绝不管人家要怎样的说。须知,世界上多半是欢迎爱听别人说话的人,很少欢迎爱专说自己的话的人。”
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恭维和赞美。”
每个人都有倾诉和表现自己的欲望。
一个朋友刚旅行回来,想要同你分享此次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结果朋友刚说了驴行地点,我便滔滔不绝的讲起了我去那个地方的故事。相信这位朋友会很难过,很失落。
一位售货员,面对顾客,一刻不停的夸赞着自己的商品,一点儿不给顾客时间表达自己的需求,相信不等听完,顾客就走了。
事实上,我们不只应该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还应该主动学会提问,满足了对方的倾诉欲望。
林语堂先生有次去参加朋友的聚会,遇到一位同行,所以谈话很投机。后来同坐一处,相互闲谈,对方知道林语堂先生去过海南岛还有国内不少地方。所以那位同行便请他介绍一下各地的风光。接着,那位同行说起他也去过察哈尔和绥远,于是林语堂先生就说到:“哦,察哈尔和绥远,这是塞北地方,在历史上有着不少的古迹,风土人情上有着和别省不同的情状,这是多么有趣的地方,可惜我不曾到过,你可以把那里的一切将一些给我听听好吗?”结果引起了对方很大的话兴,最后竟忘了他先前要先生讲述各地风光的事了。
结果是,先生收获了一位好朋友。如果当初林语堂先生毫不客气的一直滔滔不绝的谈呢?相信,在那位同行眼里,也只是一位善谈者而已。
怎样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倾诉欲呢?
001.改变心态,把交谈当做一场“侦探”,而非“攀比”。想想通过耐心倾听我们能收获一些不同的观念、想法和知识,感觉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002.给予对方适当的回应。比如适时的提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等。
这都会让对方觉得被关注了。
读了今天的晨读,是不是觉得“倾听”真的是太大的一门的学问了,绝对值得好好学习。
那么,从今天开始吧,学会“倾听”,让我们也都成为沟通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