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归多,价格还是不错去的呢!
乾隆绝对是历史上拥有印章最多的皇帝,他对印章就好似现在的女孩买口红,心里住着魔鬼,永远都不会嫌多,据《乾隆宝薮》中记录了乾隆皇帝的印玺竟有1000余方之多,常用的500多方。这多的数量,那对乾隆印章的价值会有影响吗?
2018年,保利拍卖中,一枚乾隆缠丝南红玛瑙朱雀钮印章宝玺‘丛云’以380万成交,要知道就在16年,这枚宝玺曾在西泠印社拍卖中亮相,现场仅以1.8万的价格成交。从1.8万到380万,短短一年价值猛涨211倍。
2017,在法国图卢兹一枚乾隆的私章,以12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961万元)成交,买主是一位中国竞买人。
2011年,北京保利拍出一枚1.265亿的“乾隆年仿明仁殿纸”田黄素方章,为乾隆私章。
收藏印章的出处竟来自“玩物丧志”宋徽宗?
我们在博物馆欣赏古字画时,会看到盖满了大大小小很多章,除了作者的还有很鉴赏过或者拥有过的朋友们。他们所处的年代不等,有的相差近百年。
这种行为放到现在就好比艺术家在朋友圈发了一幅自己的作品,获赞无数,一个赞延续数百年,点赞的人未必都认识,点赞时间也不一致,这幅作品变成了传递他们情感的介质。
这里的赞就是收藏印,一幅画作的身份证明也靠这一个个印章传承,中国人讲究传承有序,如果这幅字画上的印章都是后世大收藏家、大文豪、大学者,那这幅字画身价必定不菲,真迹可能性也很高。有些人除了盖章,甚至还喜欢写上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也可以称之为题跋。
总之一幅流传至今的古字画,除了画作本身,一个个印章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他代表着历史。
宋徽宗赵佶是第一个用收藏印的藏家,他也是历史上审美最为在线的一位帝王,他有一个由1000多件先人艺术品大合集《宣和画谱》,但是金兵野蛮的把这个艺术宝籍毁于一旦。到了清朝,清朝皇帝是外族,为了巩固统治,他对汉族文化大力推崇,把能搜集的作品也编成册,叫《石渠宝笈》,这绝对是一个爱护文化遗产的好事!
压不住的棺材板!
但是接下来画风会有点变,康熙、雍正在艺术鉴赏上还都过得去,到来乾隆手上,就有一点莫名的味道来。皇帝必然自信,从他自称“十全老人”就能看出,乾隆自诩是个“超有品”的收藏家,其实就是个点赞狂魔+弹幕始祖。别的收藏家都是很仔细的字画外框盖章,要不就是在不破坏作品为原则进行盖章或者题跋。
他乾隆偏不,他就要作不一样的烟火,他喜欢在画作最显眼的地方盖,还不止一个。王献之的中秋帖一共才30多个字,乾隆皇帝看完之后盖了80多个章,韩干的《照夜白图》,又50多枚,还有王羲之、赵孟頫、顾恺之、顾闳中等等,只要是清御藏的作品,那些个大家都不能逃过乾隆的摧残。
说句实在话,我要是那些大艺术家,真希望没有获得乾隆的赏识,估计王献之的棺材板都盖不住来吧。
此时的你会不会有疑问,都说皇帝是日理万机特别忙于政事,乾隆哪有时间盖这么多章,而且一幅画盖这么多,他手不累吗?事实上,乾隆的书房里有一个专门负责盖章的太监,而且这些看起来好像杂乱无章的印章,其实是很有规律的。
下篇我们将会详细讲解一下,让你简单地通过乾隆的印章去揣摩他对字画的解读!通过看印章了解一些个鉴定古画的小知识,记得关注转发,下次我们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