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什么都好,唯独这梅雨天,让人恨死了。
每年6月底开始“入梅”,到7月中旬“出梅”,持续十几二十天的阴雨天,真让人受不了。
梅雨天里,天气闷热潮湿,空气永远一副拧不干湿哒哒的样子。大雨、阵雨、毛毛雨轮番上阵,跟一群吵闹哭泣的熊孩子一般烦人,滴滴答答淅淅沥沥搞个没玩没了。
好不容易雨停了,太阳也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躲得远远的,任由天空中的乌云密布着。这些不怀好意的云层跟个锅盖一样死死地罩着热气腾腾的大地,风小姐这个季节大概还没梳妆打扮好,懒得出来掺和。那些繁盛热闹了一个春天的树木,也都消停了,傻傻地呆着,在大地上纹丝不动地杵着、熬着。
日子是没法舒心的,墙壁、地板、镜子和门框,渗出一层层的水来,用手一摸,湿乎乎黏腻腻。外面的走廊也好不了多少,滑溜溜的一层水,人来人往踩得黑乎乎脏兮兮的。晾在阳台的衣服,一个星期也干不了,即使干了,也干不爽快,摸起来潮乎乎的。柜子箱子里的鞋子、冬衣、被子,一不小心就发霉了,几天不打开通风,就一股霉味。
最难受的是人,气温虽不像三伏天那么高,但闷得人喘不过气来。连穿什么都很为难:穿裤子太闷,穿裙子太凉;穿凉鞋太脏,穿皮鞋太傻。空调也是没用的:这个时候开空调太冷,不开空调太热,动一动浑身是汗。
老天爷大概知道这样做有点过分,在美丽如画的江南整出这么一个人见人恨的鬼天气。所以它补偿了一样人类一样东西:杨梅!
梅雨季节,正是江南杨梅成熟的季节。百度百科上说,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1973年余姚境内发掘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时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杨梅生长了。难怪余姚杨梅这么好吃!
每年6月开始,陆陆续续就有余姚、慈溪、台州等各地的杨梅上市。一开始是菜场周边的水果店里,零星地摆上几篮,如公主般被供在最显眼的货架上,黑红多汁、饱满诱人,看着让人直流口水,当然这个时候的价格也是不菲的。慢慢地,街头巷尾,开始有农民挑着杨梅担子进城卖,菜市场、水果店的杨梅也多了起来,满大街弥漫着杨梅的酸甜味。
办公室、饭馆里、聚会上人们热烈地讨论今年杨梅的成色如何、味道如何,大年还是小年,至于余姚的杨梅好吃还是台州的杨梅好吃,这是个永远争论不清的话题。
杨梅季里还有一项热闹非凡的事情就是摘杨梅。那些老家有杨梅树的亲戚朋友,往往会热情地邀请城里的熟人到家里去摘杨梅。沉寂了一年的杨梅山,也变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许久不联系的朋友,也因为杨梅变得热络起来,约了一起去摘杨梅、互相送杨梅,杨梅让大家变得亲密起来。
这不,这几周家里杨梅泛滥了。趁机组了个小型的杨梅聚会:摆一筐杨梅,泡一壶清茶,三五知己好友,聊点天南海北的闲话,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漫漫长夜就这样过去了。
剩下的杨梅,盐水中泡过,铁锅里加水,用冰糖熬成杨梅汤,冰镇起来。
下班后,倒上一杯酸酸甜甜的冰镇杨梅汤,一口下肚,浑身舒畅,怨气全消,从此不恨这梅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