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一直在读《时间的玫瑰》,每次读完,心情异常沉重。今天认识昨天的太阳被黑色担架抬走的诗人,他是谁,他就是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
他,1891年1月3日,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商人,母亲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多才多艺。但曼德尔施塔姆一生穷困潦倒,曾经有五年的时间靠朋友救济过日子。1939年冻死在流放的火车上,幸亏他有个贤惠的妻子,1980年苏联为他平反。曾经在世时,一直被称为反革命派,多次被捕,他因讽刺斯大林,遭到作家协会的排斥,告密,直到平反后,妻子娜杰日达把他的手稿公布于世,后人才记住这个诗人。
他一生写的诗不多,因为流放的生活,他的诗一字字一行行艰难地写完。他写诗很怪,曾经在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中写道:曼德尔施塔姆刚开始写的诗表达清晰,也许是政治原因,他反复修改后,诗变得很复杂,甚至看不懂。他的第一本诗集《石头》奠定了他在俄国诗歌的地位。但曼德尔施塔姆曾在1925年至1930年,这五年的时间没写过诗,反而写了大量回忆录、散文和小说,其中包括《时代喧嚣》,《埃及邮票》,《第四散文》。
他比较有名的诗《列宁格勒》,北岛翻译,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结尾写道,我整夜等待可爱的客人,门链像镣铐哐当作响。这首诗意象奇特,结构完整,音调丰富转换自如。表达童年的不幸,对死亡的否认和面对厄运的勇敢。
只可惜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世时多次流放,污蔑,有时差点精神崩溃。如果人生再来一次,如果当时俄国没有那么黑暗,也许今天的我们会读到他更多的作品。虽然不曾与他相见,但诗中表达出来的痛苦,让我喘不过气来。
夜已深,却无睡意,脑海中全是曼德尔施塔姆愤怒,绝望的眼神。也许涅克拉索夫说出了大众的心声:我泪水涔涔,却不是为了个人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