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是为了让她们睡去;我们给大人讲故事,是为了让他们醒来!
各位亲爱的女性读者们,先祝大家“三八”国际妇女节节日快乐!
节日快乐是句祝福,但是据我观察,妇女们快乐不快乐,很大部分燃点不在自己,而在她周围的人,影响她们快乐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今天想给大家讲故事,讲的既是一对父子之争,其实也是女性故事。
前些日子,公司组织打新冠疫苗,这是个全局性的布置,当然原则上是自愿参加的。
有部分小心思的人群是不乐意去的,有小姐妹们的理由是——备孕!用她们的话说,生不生我备着呐,能不能生出来那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儿,反正就是不想打呗!
姑且不去讨论打针的事儿,从出生到现在,这针打不打,还不是guojia发的那个小本本说了算嘛!你我他都是这么过来的,懂不懂的,都得服从不是嘛。
话又说回来,自然,咱们是受益人,不能辜负统一部署的苦心,以顾全大局为重,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就打乱全局计划。
但是对打针的后遗症,我猜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疑虑。
故事就这么无巧不巧的发生了。
朋友心儿的大哥,去年疫情之后刚刚为侄子办了新婚喜宴,想着今年下半年再要个宝宝,明年迎接一只小老虎。
可这两天,愁云笼罩着她们全家上空,两位具备父亲身份的男人,掐上了。
原因是,准父亲知道自己可以当爸爸了,喜不自禁,小媳妇儿算了算,备孕期打针了呀。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悄悄告诉心儿嫂嫂,许是心里也害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个针有什么副作用,那……
嫂嫂听小媳妇儿说先前去医院检查了,医生也没说出来会有什么情况,准爸爸倒是憋足了力气一定要做这爸爸。
忍了两天,嫂嫂还是把事情告诉了大哥,一向理智冷静的大哥当即与嫂嫂统一思想——这一胎,不能要!
大哥的理由很简单:既然药品禁忌里有交待,那就是有1%的可能性发生,这样的赌注,两个年轻人下不起,两个家庭也下不起。对家庭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若是出现问题,医生不可能对今日的断言买单,倒不是说不相信医生,但是医学上的事情没有绝对,既然能提前阻止悲剧发生,为什么不及时处理?侥幸心理作祟,只会产生矛盾,矛盾再滚雪球一样,最后导致家庭支离破碎。身边的例子举不胜举,生孩子已经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准爸爸哪里听得进这些,父子俩为此大吵特吵了一架。
心儿作为旁观者也是局中人,她多年病魔缠身,私下告诉我,如果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她绝对同意大哥的意见。
她说,一个生病的人才能够体会健康的重要性。她这些年的病拖累着家人,久病床前无孝子,说这话虽然有点儿凉薄,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到了那样的境地,父母只能出于道义和责任在养你,爱会被消磨殆尽,怨恨滋生其间。
病体与精神的折磨,生不如死,多少次她都悄悄爬上窗台想去结束这样的日子,最终因为没有力气爬上去……
话听到这儿,真让人心里发酸。
是的,虽然那个小蝌蚪是个生命,我们似乎没有权利剥夺他(她)的存在;但是如果来到人世后,她(他)有这样或那样的健康缺陷危险,生育她的父母该怎么办?
心儿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已经属于非常不容易的一类人群,可想,她的父母兄弟姊妹也为此付出过许多。
但是如今心儿说,她自己依旧像个废人一样活着,所以她并不感谢父母亲生下了她。
这个世间没有多少久病的人真的很坚强,我们拿保尔、张海迪、史铁生做榜样,但是背后的辛酸,常人一天都体会不到,她知道。
我劝慰她,活着的你就已经很坚强了!
对大哥与侄子的争执,心儿不是医生,没有发言权。她只是很冷静的告诉我,假如那个小生命是健康的,家里自然欢天喜地,本来就是一件开心的好事儿。
但是现在这个甜蜜的忧愁,已经变成困难,假如那个孕育十个月的生命自带了危险因素,那么这个家庭从此就埋下了定时炸弹,夫妻父母之间会生出许多龃龉,将来的教育、医疗都是不得不考虑的负担。
最可怕的是,如果是个呆子傻子也就算了,可万一是个脑子清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自己活着的痛苦就会与日俱增。
对,世上是有让缺陷孩子心理活得也很健康的父母,就像上次她听我读的作家刘瑜《你好死,我赖活》的故事,我们不是故意成为邪恶之人。如果小蝌蚪还可以被决定,那我们还是愿意现实的选择放弃;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孕妇就会越来越舍不得做出放弃的决定了。
心儿跟嫂嫂建议,做做小媳妇儿的思想工作吧,想想今后可能面临的危险,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为现实考虑。
从现实生活分工来看,一个孩子若生下来了,大部分的养育责任都在当妈的身上,其他人只能是帮手,妈妈是第一辛苦的责任人,其中的喜怒哀乐只有她自己知道。
当然,小媳妇儿不是生育工具,这点必须先交待清楚,尊重她本人,也呵护她的身体,全家人一起努力守护,期盼健康宝宝的诞生。
我不知道故事还会怎样发展,貌似人生的选择题我们一辈子会遇见许多,矛盾时时刻刻都存在。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是你或你们的身边遇上这样的事儿,你会怎样选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