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午,我都在忙碌,担任评委,坐于学校的微机室,给全县爱国主义影评征文评出等级。
和我一起担任小学组的评委有4名老师,为了公平公正,发现抄袭之作直接淘汰。
我们采用笨办法,将征文的每一自然段复制到百度搜索,看是否类似。一搜索有了惊人的发现:乡村小学影评多写《闪闪红星》《鸡毛信》等电影,抄袭比例最高,有的小学所有参赛作品都是网上的。
县城两所小学五六年级的影评水平最高,鲜有抄袭之作,获奖比例最高。县城小学语文老师工作负担重,每人推出了学生两三篇优秀影评,足见老师的认真与敬业。
相比较而言,高中生影评就让人笑掉大牙了。抄袭网上的比例超过了2/3,而余下的1/3的征文有的比小学生的征文还短,有的语句啰嗦,词不达意。
最后高中组总算评出了10位获奖者,一看姓名,有两位竟是我教过的学困生。我估计为了不影响学习,高中将影评征文安排给了体育班或是艺术班的学生。
微电影剧本抄袭比例最高,有情节有冲突的获奖作品都是老师代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