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首因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指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效应。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比以后接触中得到的信息更强,持续的时间也更久。
118、第一印象主要靠言行举止、衣着打扮、面部表情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因此,在交友、求职、谈判等社会活动中,我们不妨充分利用第一印象的效应,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为日后的深入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119、无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都有一定的“盲区”,我们不要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避免以片面的印象取舍、下结论。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判断一个人还是要从长期来考察,这样才比较客观真实。
120、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这种心理就是“互惠法则”,也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121、世界上没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爱情,双方需要保持一个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严重打破,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122、心理学家霍曼斯曾经提出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就跟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即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付出的。但出于互惠定律,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衡,这会让人感觉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对方,因而产生愧疚感,觉得欠了对方的情。
123、对对方过好,会给人一种心太软的感觉,从而对你无所忌惮。人必须让自己有点威严,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并让自己更有影响力。倘若让人觉得软弱好欺,就很容易被利用。
124、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太远了会显得关系生疏,太近了会出现摩擦,唯有不远不近,才能让双方的关系处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125、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但也要懂得给对方留有空间,把彼此的关系控制在一个相互容纳并相互吸引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