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智要在社交中发展-规则既是约束也是保护

《非凡心力》

规则对每位个体而言既是约束也是保护。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个体心智在社会交互中发展

人是社会动物,我们并非出生在一片土壤里,而是出生在一个社会里。脱离了社会,每个人都不能单独地成为他自己。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社会,自然成为人学习社会技能的第一所学校。人生下来是弱小的,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仰仗父母的照顾,三年始免于父母之怀。孩子会把父母围着自己转的感觉泛化,以为外部系统本该围着自己转,就像早期人类以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一样妄自尊大,被娇惯久了就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性。这就是人类心智的原初版本:唯我性心智。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所有的习性背后都是愉悦回路,每次对小孩需求的无条件满足都是在帮他巩固以自我为中心的回路。倘若偶尔没有满足其需求,他就会放纵自己的狗熊伤人。唯我心智者的内在系统被狗熊主宰,放纵狗熊的结果是活成自己欲望的奴隶。当然,外部系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任何个体都是社会系统中的一员,没有人可以摆脱社会而独立存在。走出自己家庭参与社会活动的孩童很快会发现小伙伴们并不会围着他转,唯我独尊的幻象很快就会被现实无情击碎。五维心力中的耐受力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跟自己的狗熊相处。动辄发飙的人会让别人没有安全感,所以每个人修身的首要功课是管住自己的狗熊,不然就会没有朋友。而狗熊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无意识模仿,所以要提升耐受力就要敢于直面童年的创伤,解构那些在原生家庭中通过模仿习得的低水平情绪反应模式,用更高的智慧重构新的模式,再用刻意练习的方式把新的模式固化成习惯。

置身社会,孩子逐渐感受到社会是一个比自己家庭更大的系统,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大家都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才不至于相互伤害,规则对每位个体而言既是约束也是保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