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第八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才练就了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刻意练习利用了人类大脑和身体创造新能力的这种天生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细致入微的心理表征的帮助下创造的。
那什么是天才?什么样的训练可以造就天才?
破解自闭症奇才?
在电视和新闻上经常看到有自闭症奇才,他们在数学能力上远超常人,比如大数字的乘积,背诵圆周率。
研究表明,自闭症奇才更有可能比不具备奇才的普通自闭症孩子更加注重细节,而且更倾向于反复的行为,当某件事情引起他们的注意时,他们将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那件事情上,抛开周围的一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可能是正是这种能力,让他们在某件事情的记忆力上超越了普通人。
自闭症的人是尽最大的努力不与别人去沟通交流,就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他不会主动去找人交流,他也不会担心有外界的干扰,就更能专注,更容易注重细节和反复,沉浸在喜欢的项目中,日积月累,形成心理表征,激活大脑的特定区域,超出正常人几倍的能力,又成为不知道内幕人眼中的天才。
智商高的人的优势?容易成才?
智商高的人容易成才,因为从小就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表扬。一些学习和技能,老师一讲,他就懂了,老师喜欢表扬表现好的人,让他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果小孩情商也高,更讨老师喜欢,重点培养。一直在鼓励和激励中前进,步步领先,更容易激活大脑的特定区域,在后期中继续坚持刻意练习,就有一部分智商高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
智商不高的人也容易成才?
智商不高的人也容易成才,人的本性是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注,智商不高的人看到智商高的人经常得到表扬,肯定能意识到自己有点笨。向父母或老师,哥哥姐姐请教,人家会告诉他,笨鸟先飞,比别人多花些时间,你也会很优秀。他可以不断尝试,发现确实有效,深深记住了自己是笨鸟,只有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付出,才能超过他们,很好的证明一些大师级人物进行智商测试智商不高于正常人的事实。
结论:
训练vs天才
缺乏天生才华的人,也可以成才。
不会不能,只是你从来没有练习过,从来没有办法去提高自己这方面的技能。
如果以正确的方式教授,任何一个孩都可以学习数学。
你达不到你想要的训练,不是因为你不具备天赋,而是你停止了训练!
智商和棋艺没有关系!
看到很多的案例,天生的特征比很多人以为的,发挥的作用小得多,而且也有很大的不同,证明了其实任何人都可以有成为天才可能。
训练时间比智商更重要
有了足够的单独练习,棋手们在下棋时的心理表征就变得十分有益和强大,以至于区分两们棋手的最重要因素不再是他们的智商,而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以及他们可以多么有效的运用这些表征。
在刚开始学习一项技能时,智商较高的孩子理解能力更高,另一些人为了努力赶上智商高于他们的同伴,练习会更加刻苦,而智商较高的孩子,最初并没有感受到这种要去努力追赶别人的压力。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其它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
基因差异的真正作用
练习是决定某人在特定领域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而基因发挥的作用会慢慢消失。
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
人们觉得那个孩子是音盲,那他绝不会去学习演奏乐器或者学唱歌;人们觉得那个孩子不擅长数学,那他就不会对数学感兴趣。等他们长大以后,他们也就相信了自己的确学不好,这就是自证预言,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会影响人的行为,以至于这人判断最后真的实现。当然,当孩子从老师、父母那时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时,能够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能够更快的提升他们的能力,这是积极的自我实现。
过度相信天生才华,往往使人们假设有些人生来就具有某方面的天赋,而另一些则不具备。如果你相信这种观点,就是在鼓励和支持“有天赋”的那些人,并且打击“没有天赋”的那些人,从而制造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以为自己或他人不具备某方面才华或者不擅长,就会鼓励他去做别的事情,告诉他他不擅长,比如,对看起来笨手笨脚的不会让他搞体育,对唱歌不着调的会让他去试试别的,对那些不喜欢数学的,会告诉他们,他们不擅长数学。结果,这些预言自自然然成真了。
得到更多关注支持和鼓励的孩子,能更快提升他们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
你的语言就是你的魔咒,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相信自己可以你真的可以!
我反思,多多关注孩子的任何喜欢的点,哪怕是看似不喜欢的不擅长的,也可以多多鼓励认可她做到的一点点的进步!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