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下归心
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袁绍问曹操“如果讨伐董卓不成功,你以后凭借什么发展呢?
曹操说,广纳天下的人才和英雄,以正义之道驾驭他们,应该会无往不胜。
曹操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曹操驾御天下才士,使他克敌制胜,成就大业。
二十年后,曹操在汉水边设宴,庆祝平定荆州,王粲举杯祝贺,夸赞曹操时这样说:
袁绍倚仗人多,立志兼并天下,但喜欢招纳贤人却不会使用人才。豪杰投靠荆州刘表,但刘表也不懂得任用他们。
唯有曹公您,既懂得收纳贤人豪杰,更懂得如何使用他们,使得天下归心。您的文治武功,简直可以和周文王、武王他们相比啊。
王粲虽然有拍马屁之嫌,但他说的也确是实情。连荀彧、荀攸、郭嘉这样的治世能臣,曹操都能有效驾驭他们共谋大事。
曹操在知人善任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曹操以爱才著称,看他的诗歌《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发乎于心,跃然纸上。这首名篇佳作,也流传千古。
曹操更在建安十五年(210)、十九年(214)、 二十二(217 )年,先后发布了三道历史上著名的《求贤令》。
在令中,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曹操重才,不拘品行。即使是不廉、不笃、不信、不仁、不孝之人,他也不遗弃,使人才各发挥所长。
曹操的这种“重才轻德”的用人方略,和我们现在所讲的“先做人、后做事”,“以得为先,德才并重”的用人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一直以来,也受到世人的诟病。
在天下三分特定的历史情境下,曹操唯才是举,是谋求最大限度地招揽人才,展示了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诚意和非凡的气度。
也正因为此,天下才士,或主动,或被动,纷纷归附曹操。
又加上曹操“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天下能文之士仰慕曹操,也慕名来效命。
这其中就包括曹丕在后来所著典论·论文》中所称的“建安七子”。
02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的七位文学家,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都不同,但都亲身经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想获得安定、富贵的生活。
建安七子简要情况,以及依附曹操后的命运,大概如下:
1、孔融,字文举,鲁国人。
汉献帝即位后,曾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孔融最终败逃山东,之后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因孔融喜欢抨击时政,言辞激烈,触怒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被处死,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2、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汉灵帝末年,曾任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在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时,作《为袁绍檄豫州文》,历数曹操的罪状,骂了曹操的祖宗。
后被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既往不咎,先让他做了司空军师祭酒,后又认命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染疫疾而亡。
3、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
曾先依附于刘表,因他状貌不扬,未被重用。建安十三年,归附曹操,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曹操晋爵魏公,王粲官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从曹操南征孙权,北还途中病亡,终年四十一岁。
4、徐干,字伟长,北海郡人。
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后又授以上艾长。建安二十二年二月,瘟疫流行,徐干亦染疾而亡。
5、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人。
本不愿归附曹操,逃入深山后,被曹操放火烧山逼出应召。做了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官。建安二十二年染疫疾而亡
6、应玚,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人。
初到邺都时,曹植、曹丕都很敬重他,经常邀宴游吟诗,曹操闻其名,任命应玚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建安二十二年,因疫疾病亡。
7、刘桢,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人。
其人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刘桢生性孤傲,不拘礼法得罪曹操,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建安二十二年,因疫疾病亡。
03
失意的文士
依附曹操的众多文士,包括建安七子在内,大都多才,也都各有过人之处,名气比较大。但却普遍境遇不佳。
其中三子:阮瑀、刘祯、 孔融,和其他文士如杨修、祢衡、路粹等, 或受辱, 或被戮。
另外三人徐干、陈琳、应瑒,和其他文士如繁钦、丁仪、吴质、王象等,也只是做了职位低微的小官吏。
王粲虽被晋爵魏公,官任侍中,似乎位高身显,但实际上也没受到曹操的器重。
曹操治下的文士,他们的仕途和名望很不相称。似乎,曹操对他们并不重视,甚至不启用。
像建安七子这样知名的文士,不会受到曹操的优厚待遇,是有多种原因的:
一、传统的原因。
自两汉以来,选用人才重在德,而写文的人,纵然可以博得高名,但是地位却是相当低。所以,写文章飞黄腾达的就更少了。
二、现实的原因。
像建安七子这样的文士,是“英逸俊才”,但却担不起经国济世之用。
相比较,于禁、乐进来自底层,张辽、徐晃来自降将,但他们都是晓勇善战之士,能帮助曹操建功立业。
曹操既看重勇武猛士,也看重足智多谋之士, 如: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 刘晔等,都被曹操所重用。
而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众多文士,翻遍史书,也找不到他们为曹操提供过什么治国、治军良策。
曹操不重用他们,也就不奇怪了。
三、文士自身的缺陷。
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在这些文士身上,多有轻浮、傲慢、偏激、狭隘的缺陷。也就是恃才放旷,目无一切,孤芳自赏。
他们的命运不济,也多半和他们本身的德行和个性有关。
虽然曹操并不看重这些文士,但还是尽可能的都搜罗到自己麾下,是有他的政治算盘的:
一是,让这些名士齐聚自己账下听用,落得人才济济之美名,可以向世人表明,我曹操是深得人心,众望所归的。
二是,历代君王,都以文武并用为佳。曹操既宣武威,又昭文德,招揽四方文士,可以坐收“崇奖风流”的美名。
三是,尽量招揽这些文士,免得他们跑到敌对阵营给自己添乱。而利用他们的才华,给自己或写檄文,或歌功颂德,确也算是用了他们的长处。
总之,曹操广泛招揽天下文士,是他用人策略的一部分,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04
文士的哀歌
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士,投奔曹操,大多是欣欣然而来,大都有一种志得意满,扬眉吐气的喜悦。
而现实却击碎了他们的美梦,难免将心中的郁结和忧闷通过诗文抒发出来。
如陈琳的:
《游览》
高会时不娱。覊客难为心。
殷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
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
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
惆怅忘旋反。歔欷涕沾襟。
《失题诗》:
沉沦众庶间。与世无有殊。
纡郁怀伤结。舒展有何由。
陈琳的诗表达内心情境,悲愤交加,伤心处,竟然声泪俱下。
如阮瑀的:
《杂诗》
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
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
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
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
鸡鸣当何时,朝晨尚未央。
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
《苦雨》
苦雨滋玄冬。引日弥且长。
丹墀自歼殪。深树犹沾裳。
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伤。
登台望江沔。阳侯沛洋洋。
阮瑀的诗,悲风凉日,写的凄凄哀哀。读他的诗,都能使人感到惆怅。
如徐干《中论》中的:
《修本》篇:遇不遇, 非我也,其时也。
《爵禄》篇: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君子不患道德之不建,而患时世之不遇。
《诗》中感慨:
伤道之不遇也。岂一世哉! 岂一世哉!
徐干书写着徒有才志,而不为人知的哀怨。
而当初对曹操感念最深的刘桢,也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仕途境遇的强烈不满:
《杂诗》
职事相填委,文墨纷消散。
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沉迷簿领间,回回自昏乱。
释此出西域,登高且游观。
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
安得肃肃羽,从尔浮波澜。
这些失意的文士,用文字表达着他们的失意和不平,书写着一首首壮志未酬的哀歌。
05
建安风骨,后世追念
“建安七子”,虽然写了一些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诗,但也写出了不少真实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好诗。
他们和“三曹”,以及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由于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
“风”,指的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更加鲜明而生动。
“骨”,指的是指文章的表现力,在语言运用上,准确、简练、明晰,使得文章刚健有力。
“风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他们的诗歌,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从此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给后世留下了极深远的影响。
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蛇修竹篇序》写道:“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 汉魏风骨, 晋宋莫传…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
《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杜甫《别李义》:“子建文笔壮。”
高适《宋中别周梁李三子》: “感激建安诗。”
壮志难酬的建安七子,或许正是这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更凭添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千百年来,天下文人津津乐道的“建安风骨”,也是对建安七子最好的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