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一个人要成为公司高管,通常需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 识和行业动态(或者领域动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后做到能够把自己领域的任何一个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是职业。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所谓的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所有的沟通、会议、关系的建立、工作的分配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标。在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使我们的工作不顺利,比如个人能力的局限、沟通不顺畅、情绪波动,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这是很多职场上的人感到心累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把事情做好,就体现出是否有职业素质了。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在工作中要少受负面情绪影响,避免采用消极的手段来应付工作。当我们做事变得非常专业时,同事们也只能用同样的态度和我们打交道。这样即使一些人不喜欢我们,也不得不配合我们做事情。
对事物贴得太近了,只看到色块,而忽略了整幅画。
脑子不清楚的人在给公众讲话之前必须多加练习,这涉及演讲的准备,不属于这一节要谈的内容。而为了让对方重视而夸大其词,这种做法常常适得其反。
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的第二个问题是不了解细节,这和前面讲的很多专业员工 缺乏大局观正好对应。
我觉得解决办法就是自我的通识教育。我们常常把那些能够在职场上 不断提升的人称为“有后劲儿”。那么有后劲儿的人和那些很快在职场上遇到天花板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是,有后劲儿的人有着更广的视野,而这种视野常常来自良好的博雅教育。
在美国,一工作就收入比较高的是那些工科学院的毕业生,而像哈佛大学或者普林斯顿大学这样顶级名校的毕业生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收入相对要少很多。因为他们所接受的那些人文教育、博雅教育不是直 接的工作技能。但是,如果再看一下10年后大家的收入就会发现,名牌大学出来的那些有着良好人文教育背景的人,后来者居上,而且社会地位提高更快,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突破天花板。其实,这些人在大学里追求的是类似于帝道和王道的大道(至于具体的数字对比,大家可以翻 看《大学之路》)。相反,那些学习了一个好专业的人,不过是掌握了一些霸道而已。
鲁迅先生讲,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然后他又具体解释道:“我 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钱的本质是什么?它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不妨看这样两个例子。
1、将你的时间资源商品化的结果
因此,每个人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 资源(包括自然和人两种资源)的总量。一个人有100万元存款,另一个人有1万元存 款,前者可以得到的自然资源,或者可以使用的他人的劳动时间是后者的100倍。当然,用钱换取什么自然资源、使用他人傲什么事情,是你的事情。
2、但是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这是我对钱的第二点体会。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赛,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
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
对于年轻人来讲,对自己的投资和在职业上的进步,远比在股市上捞点钱或者向父母借钱买一套房子更为重要,也更为靠得住。当然,还有一个和投资自己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投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
1、对自己投资
2、职业投资
3、好的伴侣
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人一旦心志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
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我在很多场合上讲,身处底层的人要完成到中产阶层的进阶,需要先掌握技能,就是这个道理。而中产阶层到精英阶层的进阶,则需要很多博雅教育。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社会阶层,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有所不同。这一点我在下面还会详细论述。
大环境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当然,中国今后最大的机会可能不在房地产上了,那么又会在哪里呢?我认为是国际化。
也就是说,帮助其他国家富裕起来,让人家买得起我们的东西。中国在这个时期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要搞亚投行,核心就是资本输出和帮助全世界。这是当年英国、美国和日本都走通了的道路。
因此,拓展一下巴菲特的观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收获: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目标是10年之后,能否获得其他同学3~5倍的工资,每一次选择一个公司,都要尽可能考虑到去这家公司能够收获到什么。在这家公司学到的东西能否让下一家雇主花一倍以上你当前收入值来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