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获取信息
第5章 更聪明的阅读
在网络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仅多,而且很方便,可以网上搜索,阅读,听讲座或者与他人讨论得到以及自己的观察,目的是得到事实,想法和观点。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你累积概念,观点,事件和名称,还可以帮助你理解今后阅读碰到的内容。你读的好书越多,阅读就会变得越简单。用背景知识去解读,更有助于你理解所读的内容。
想要阅读一本书,首先,阅读前言和引言,然后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找关键词或句子,在空白处做笔记,最后就是阅读你感兴趣的章节名称,标题和子标题。这样一本书的内容,你就大概了解了。
读前言的目的,是了解整本书的观点和内容的基础信息,通过前言可以了解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书的结构如何安排?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哪里?作者的资质怎么样?需要的辅导学习材料有哪些?提前了解这些信息,能更好的帮助你,合理的阅读和理解书的内容。
引言通常也很精彩,它是书本的展示橱窗,它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的愿望,我们可以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和购买。
阅读完引言后,就开始浏览目录,目录的用途是展示一本书的结构以及章节主题之间的联系,还体现出框架结构以及主题思想,引导阅读,指引方向。
阅读主要是为了理解,看到的并不代表理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坎宁安教授,对快速阅读的“速读”解释为“略读”。其实影响阅读速度的是,眼睛的“回视”,“默读”或者“无声话语”以及理解所读的内容。要想提高阅读的速度,不是增加扫视范围,缩短凝视时间或者减少默读,而是依靠最主要的是理解环节,也就是减少花费在理解所读的,内容含义上的时间。
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按组块阅读,并根据段落的特点和重要性,有策略的调整阅读速度。
我们必须要放弃逐字阅读,阅读时按词组或者段落甚至页面来理解内容。一次阅读一个词组,或者一次阅读一段话,这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提高阅读速度。
读过的书却记不住,这是很多人的苦恼的事情。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作家,《英格兰史》的作者麦考利,也有这样的窘境,他三岁时就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读完一书架,一书架的书后,却无法总结和复述作者的观点,于是他改变了策略,每读完一页书就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一页书传达的什么信息呢?刚开始时,他要重复三、四遍才能够明白,但他还是强迫自己坚持下去,现在,他能够读完一遍就把内容从头到尾复述出来了。
快速阅读可以让你快人一筹,但做到真正理解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