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春生爹疲惫的脸上,窗外啁啾的鸟鸣把他从睡梦中叫醒,靠床的地面上洒落了一地烟头,看着自己发黄的二指三指指尖,他无可奈何的笑了笑,“抽烟消愁愁更愁”,每当愁懵异常的时候,他常常把自己隐藏在丝丝缕缕的烟雾之中,希望这如梦似幻的东西能带走自己的烦恼,谁知这恼人的东西,薰黄了自己的手指,熏黄了自己的牙齿,熏黄了自己的食道自己的肺,没有给自己解决任何问题,却像情深意笃的恋人一样,想分分不开,想戒戒不掉。
春生娘早已轻轻悄悄地做饭去了,农家小院里升起了袅袅的炊烟,春生最爱喝煮红薯的米饭,这不老婆子已经熬上了!带着秋天的甜香味的米饭气息,随着飘飘渺渺的秋风,一路大步流星招招摇摇的走过院落穿堂入室,屋子弥漫着一股股撩人胃口的甜香。看着燃动的灶火,闻着醉人的气息,春生娘有着说不出的满足感,经年与土地为伍,终年奋斗于家庭,那黄澄澄的小米,紫鲜鲜的红薯是土地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她从大地中收获着庄稼,来养活着春生和他的哥哥,春生娘想着:也许这就是文化人常讲的“自给自足”吧!
“太阳从西边出来”,犟老头子鲜有的屈服了,从前对待春生非打即骂,这次把他的火气生生的按了下去,鲜有的能和春生说上几句话,彻底告别“打骂生涯”,向着“文明教育”迈进,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也许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呢!在春生娘的心里,并没有这么丰富的词汇储备,但是看到这种变化,她欣慰的笑了。
春生想去办厂子,倒是她始料未及的,她的思维从来都还未触及到这个领域,和老头子一样,她也希望春生能有一个份固定的职业,有一份固定的工资,可以按固定的轨道走下去。这样不必为生机奔波,免于劳神费心之苦,也不知道春生理解不理解父母的想法,不知道他小小的脑子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儿大不由爷”呀!
此刻的春生爹也已起床,睡眠明显的少了,或多或少的家务事常常搅得他心神不宁,扰心的春生总会把他推向人生的风口浪尖,让自己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无奈悲愤的心情如影随形,他把解决的方式寄托于简单的武力讨伐,始终不渝的奉行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小时候,春生言听计从,打骂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发现这种方式其实不是万能的,其弊端逐渐呈现出来,春生并不怕他打,对他的拳脚相加显得异常冷漠,眼神也特别的冷峻,有一种漠不关心的感觉,你打你的,我干我的。打骂教育纯碎成了自己不满心理的一种发泄,打一次失败一次,打一次后悔一次,打一次自己心里检讨一次。
沐浴在清晨柔柔的朝阳里,春生睡的正甜正香,轻微的鼾声充满节奏韵律,浓浓的眉毛是“李氏家族”的标志,稚气未脱的脸上泛着少年独有的红晕。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是真实的,他就在自己的眼前,老老实实的睡着觉,踏踏实实的躺着自家的房屋里,即使作着荒诞不经的梦,他也是属于这个房屋的,属于这张床的!“孙悟空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儿的”,春生爹作着大胆的无边无际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