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二.自我对于沟通的重要性

【今天我学到什么】

1.自我概念和沟通

我们每个人都有看待自己的方式,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自己,这就叫做自我概念。

自尊跟自我概念是什么关系呢?

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部分,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2.沟通怎么影响看待自己的方式

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会被什么影响?

第一个,跟沟通相关的性格特质,至少一半是跟生物性的因素有关系。(你使用的沟通方式在某个意义上说,是被性格决定的。)

人有五大性格特质,包括外向或者内向,和平或者敌对,开放或者不开放,神经质或者稳定,谨慎或者随意。

造成沟通挫败的时候,你要记住两件事情:

第一,我们在这些特质上,并不是一个全有或者全无的状态“你就是外向型的,你就是内向型的”,不是这样的,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第二点需要注意的,其实你好像是具有害羞跟攻击性的一些倾向,你仍然可以在沟通过程当中,相当程度的调整和控制。并且我们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沟通方式。

第二,社会也会影响你的自我概念,为什么这么说?

当小孩学习了说话,并且听懂了别人说话之后,别人跟他说的话,尤其是那些重要的人跟他说的那些话,对他的影响,对他自我概念的发展特别大。(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来说,我们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勇于面对挫折的心态。)

除了社会评价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概念之外,社会比较也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概念。

3.自我概念的特点

第一.自我概念受我们主观意愿的影响,或者受周围人评价的影响。(比如我们心情好时和心情不好时的自我感觉不一样。)

第二个特点,自我概念是抗拒改变的。你对自己的认知,有时候是根深蒂固的,这被称作是认知的保守主义。(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第一我们每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引导我们寻找那些支持我们自我概念的人。这意味着,我们很少能够积极主动看一下,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反正我们一直会做一些事情,增强我们对自己原来的认知,增强我们熟悉的自我概念。

第二个固守不正确自我概念的原因,就是自欺欺人和缺乏成长。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的概念,叫自我应验预言。

自我应验预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己对自己表现的期待;还有一种是强加的期待。所以不管是自己对自己表现的期待,还是别人加在我们身上的自我应验预言,对于塑造自我的概念,有强大的影响力。

4.认同管理

我们怎么样通过自己的沟通策略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作者介绍了一个概念,叫公开自我和隐私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开放的一面和隐私的一面。这就是在做认同管理,你在管理别人对你的认同感。

认同管理有几个特征:

首先,我们都希望建立多元的认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比如我的角色就是父亲,丈夫,儿子和社会工作者。)

我们要怎么样做好认同管理呢?

作者说,在面对面的沟通当中,我们可以用三种方式去管理坐在对面的这个人,对我们的认知。

首先是从举止上,举止包括我们说的口语和一些非口语的行动。

然后我们可以从外貌和配备上,去管理对方对自己的印象。

最后如果你想要做认同管理的话,你就在举止、外貌和你的配备上多多注意。

5.知觉和沟通

知觉差异会造成沟通的困难,什么叫知觉差异?

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都不一样,即便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人看来。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

我们每个人知觉的形成是经过四个步骤的。

第一个步骤是选择,每个人注意的东西不一样,忽略的东西也不一样,这可能取决于你眼前的信息当中,哪个信息更刺激,哪个信息一直在重复,有没有对比/转变,有对比和有转变的时候,特别容易引起你的注意力。

第二个步骤叫组织,当我们把信息做了选择以后,就必须用有意义的方式。来组织这些信息。

第三个步骤,就是诠释。当我们选择和组织了我们的知觉以后,我们要用某种方式对他们进行诠释,让它有特定的意义。

第四个步骤是协商。知觉并不是孤立的活动,很多感觉发生在两个人甚至一群人中间,他们之间的感觉会彼此影响,并且他们很想达成共识。

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都不一样,而且知觉有很多倾向,这些倾向会影响我们的沟通。

我们应该怎么样克服这些知觉的倾向?去检查一下自己的直觉,三个步骤:

第一,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我看到你今天摔门而出;

第二,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你是生气了,还是你就是着急?

第三个步骤,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出澄清:你到底是什么感觉,可以来跟我说一下吗?

但有时候,我们不清楚到底发生什么情况的原因,不是我们的知觉出了问题,我们需要用同理心去观察,就是从别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

6.情绪和沟通

作者主要的观点是说,现在有很多研究,都支持你适当表达情绪,因为表达情绪对你的身体有好处,甚至对你跟你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有好处的,并不是一味的忍。只是说有些情绪是有益的,有些情绪是无益的,有益跟无益是从情绪的强度和持久度来区分的。

如果一个情绪没有任何益处应该怎么办? 三个步骤:

第一,监控你的情绪反应,当你要愤怒的时候,马上警惕起来;

第二个步骤,注意引发的事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三个步骤,驳斥那些非理性的信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