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动购物的支出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闲逛,看到一款眼部按摩仪,广告里说它功能强大,能缓解眼疲劳,还有蒸汽热敷等多功能,被描述的场景吸引,感觉每一项都在我的需求点上,冲动下了单。
收到按摩椅后,兴奋地戴上,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比如皮质的材质,贴着眼睛不舒服,感觉黏糊糊;戴上感觉有点压迫眼睛,也不贴合角度;用完皮质上水汽和脸上多少带着的油脂,不清洁觉得不干净,每次用都要再花时间清洁,很麻烦,还好,可以退货。
从那以后,我开始克制自己的冲动购物行为。每次想买东西时,我都会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我有没有类似的物品可以替代?”
2.过度追求品牌的钱
以前,我觉得品牌的质量才好,有一次双十一看中一件衣服,算好各种折扣拿下,到手发现布料很差劲,完全不如图片展示。
后来,我开始尝试实体店购物,逛超市的时候看到夏天的短袖,30多元一件,布料摸着手感非常好,穿上身版型也很不错,不比大几百的牌子货差。
只要东西质量好、实用,就足够了。品牌并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性价比才是我真正需要考虑的。